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承明:樂善好施播撒愛心

2008-01-23  來源:  【字號:  

特區報記者 朱良駿/文 邱海彬/圖

一個絕癥患者,一個成功港商,一個深圳義工,一個愛心大使……他,就是承明。

當他可以做一個純粹商人的時候,卻選擇做一名熱心公益的人;當他可以積聚財富的時候,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責任”;當病魔突然降臨的時候,他選擇了做一個堅強無畏大寫的“人”……

拿出純利潤10%獎勵員工

1968年,15歲的承明從上海的一所中學初中畢業后,來到內蒙古昭烏達盟林西縣官地鄉插隊落戶。在那片氣候惡劣、十年九旱的貧瘠土地上,承明過早地體驗了生活的艱難與苦澀,也磨礪了他頑強的意志。1979年,承明移居香港。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找到立足之地,承明先后做過煤氣工、安裝工以及服裝廠的雜役,還在有錢人家當過保姆,嘗盡了辛酸。1989年,承明來到深圳,先后兩次幫人打理企業,將瀕臨倒閉的企業管理得紅紅火火。1998年,承明接管了一家債務達200多萬元的電機廠,經過幾年的打拼,他將一個僅有30多人負債累累的小廠,建成擁有6家分廠、員工達1500多人,年產值2億元的大型企業。

2000年底,承明在董事會上鄭重宣布:“我們的企業能有今天的發展,都是員工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從今以后,我要從純利潤中拿出百分之十來獎勵員工!”2004年9月,一名來自四川的員工在沙井市民廣場被一輛摩托車撞倒,致腦骨裂傷,傷勢嚴重,需要大筆錢治療,而肇事的摩托車駕駛員已逃之夭夭。面對這種情況,承明在工廠發起了愛心捐助活動,員工們踴躍捐款,挽救這名工友的生命。此事之后,承明決定在自己的工廠設立“愛心基金”,以幫助更多的員工。他帶頭為“愛心基金”捐了款。至今,這筆“愛心基金”已幫助20多名員工渡過難關。

說起自己的老板,來自江西的員工羅紅梅不禁眼圈發紅。羅紅梅說,她從小沒了父母,由養父帶大,小小年紀就上街做起賣花女。后來,她來到深圳,到了承明的工廠。2005年春節前,她在大街上遇到劫匪,被搶去200元現金,劫匪還將她拖了10多米遠。她傷痕累累,腿部骨折。得知情況后,承明立即派人將其送到醫院搶救,并且為她發起了愛心捐助活動,給她募捐到2000元醫療費。同時,從“愛心基金”里拿出錢來幫助她治療。承明不僅向她捐了款,還到醫院看望她,并派幾名員工在醫院陪護。3個月后,她傷好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將工友們捐給她的2000元錢捐給了“愛心基金”。當時,承明勸她將這筆錢留下來,買營養品吃。但她執意要捐出這筆愛心款,并且哭著求承明:“我是個受到大家幫助的人,就讓我獻出這份愛心吧!”承明退了一步,同意她象征性捐一點款。結果,她仍捐出了1200元錢。目前,這名由賣花女成長起來的優秀女工,成了向“愛心基金”捐款最多的員工。

在東勝廠,員工們的最低工資為900元,企業還包吃包住,遠遠高于勞動部門核定的工資標準。企業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如果需要加班,還會安排“倒休”。為了提高員工文化素質,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東勝廠還為員工們設立了電腦培訓室、圖書館、臺球室、歌舞廳、旱冰場、籃球場和足球場等活動場所。在2005年初東勝廠喬遷新址時,還專門騰出一塊7000多平方米的地盤,建起了一座專門供員工休憩、釣魚的公園。

加入“愛心一族”全情投入獻愛心活動

2001年冬天,承明從電視上得知內蒙古遭遇到百年未遇的雪災,大批牲畜被凍死,幾十萬災民衣食無著。第二天一早,他與“愛心一族”協會會長曾柳英取得了聯系,為災區捐贈了一批面粉、被子、棉衣以及3萬元捐款。2002年9月,承明放下手邊的所有事務,回到了他闊別33年的內蒙古大草原。在內蒙古的12天,承明慰問了幾十家困難戶和孤寡老人,又資助了46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讀書。在向那片故土進行以捐資助學為主要內容的“輸血”工程的同時,承明開始實施一項“造血”工程,安排當地青年到自己的企業工作,幫助他們學到一技之長。

多年來一直與承明并肩為社會奉獻愛心的“愛心一族”發起人曾柳英說起承明,感慨不已:“作為一名港商,他把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出錢出力,全情投入,讓我們大家都非常感動。”有一次,曾柳英收到了一些企業和熱心市民捐給貧困地區的大批衣物,她想盡快將這批救災物資運往甘肅和內蒙古。由于人手和資金不足,她向承明打電話求援。承明接到電話后,很快帶著一批員工、幾輛大卡車和一萬多元運輸費出現在曾柳英面前。為了能帶動更多的人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承明接受了“愛心一族”協會的邀請,從2002年起義務擔任了這個基層義工愛心組織的總干事。他不僅在自己的工廠里吸收了上千名員工加入到這個愛心組織,還親自上門到寶安的一些外資廠游說,動員那些與他有著同樣身份的外資企業的老板率領員工一起參與到奉獻社會的愛心行列中來。如今,“愛心一族”協會已經發展會員5000多人,幫扶對象遍及全國十幾個省市。

有一件小事深深印在了東勝電機廠員工張銀珍心里:有次承董和我們去佳華商場門口的街道上清掃馬路做義工,本身作為老板在這樣的場合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可當看到大家面對路邊一堆嬰兒拉的屎都縮手無策時,只說了聲“讓我來!”就彎下身子用手捧起沙土,撒在那泡屎上,看到承董這樣,我們很快就把街道清掃干凈了。

目標是建成10所希望小學

承明說:“我的人生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一個是要讓我傾注全部心血的東勝電機廠發展壯大;另一個就是要在我55歲開始,每年到貧困地區捐建5所希望小學,到75歲時,我可以建成100所希望小學,然后再光榮退休。”然而,剛剛53歲的承明尚未來得及啟動那百所希望小學的捐建計劃,一場災難竟殘酷地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從2005年5月開始,身體一直特別健壯的承明開始便血。2005年8月27日,香港的醫生經過探察病灶部位取樣切片后發現,承明患有惡性程度很高的神經內分泌未分化小細胞腸癌。據醫學文獻記錄,患這種病的患者,生存時限最短的不足三個月。

2005年9月10日早晨,承明住進了香港的一家法國醫院準備接受手術。進手術室前,承明動情地對妻子說:“我如果走了,我的企業、我的資產不希望由家人來繼承,我要將它留在深圳,留給那些雖然與我沒有血緣關系但卻陪我一起奮斗的員工。”隨后,承明又拿起手機,撥通了他的助理陳伯康的電話:“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不多的時間里能夠看到10所由我捐建的希望小學落成!”

2006年8月,承明投資30萬元在貴州畢節納雍興建的“承明希望小學”順利竣工,9月開學迎接新生。這個偏遠山村有史以來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學校,150多名孩子再也不用翻山越嶺跑幾十里山路去上學了!如今,正在治療中的承明希望盡快建立起他的第二所希望小學。“我現在最大的心愿,依然是在有生之年建成10所希望小學,親眼看到更多的孩子坐進寬敞明亮的教室安心地讀書。為了這個目標,我要更加頑強地與病魔抗爭。”

【人物檔案】

承明,1953年7月出生于上海,1979年移居香港,1998年創建深圳東勝電機廠,現任該廠董事長、寶安區總商會副會長、沙井街道商會副會長、沙井“愛心一族”名譽會長兼總干事。去年5月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當選為第四屆“深圳市最具愛心人物”。

【主要事跡】

每年從企業純利潤中拿出10%來獎勵員工;設立企業員工幫扶基金,先后救濟20多名員工。作為“愛心一族”名譽會長兼總干事,他義務服務時間累計1000多個小時,當選為“寶安區首屆十大義工”;影響和帶動一千多名員工成為愛心義工組織會員。承明先后資助了259名貧困學生,為內蒙古林西縣貧困小學捐贈了30余臺電腦;捐資30萬元在貴州建立了“承明希望小學”,使150多名貧困學生走進了新教室。2005年年初,他不幸被查出患有腸癌,在病魔面前他沒有頹廢,毅然決定在有生之年捐建10所希望小學。

【眾人評說】

深圳東勝電機廠董事長助理陳伯康:

我跟承明的時間比較長,深知他是一位有情有義、敢做敢當的漢子。可以說,承明經歷坎坷,艱苦創業,是一位自強不息的成功企業家;承明關愛員工、感化員工,是一位待員工如親人的慈愛長者;承明關愛社會,撒播愛心,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愛心使者。承明的事跡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扶危助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他是和諧社會的踐行者,是近年來寶安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典型,是企業家和廣大市民學習的愛心楷模。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官地鎮上官地村村民、承明插隊時的房東曾慶華:

承明返城的時候幾乎把所有的物品都留了下來,我還以為這輩子都見不了面了。2002年的時候,承明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抱頭痛哭。閑聊中,他了解到我的家庭情況,并立刻決定把我的四個孫女接到深圳去工作學習,同時也負擔了侄孫女從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費用,他的大恩大德我們一輩子也還不清。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