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社區已在進行不同形式的鄰里和睦促進活動,家住“盛世鵬城花園”的郭銀軍說,“鄰里節”可提高整個社會道德和文明水平。“鄰里關系融洽了,可以提高人們團結互助的意識,形成和睦相處的社會氛圍”。
????他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所在社區有兩個4歲的孩子走出大門,急壞了家長。物業管理處的保安人員和鄰居們一起出動,找了5個小時,終于找到了孩子。“如果社區在平時沒有建起較好的鄰里關系,冷漠相對,那么可能給一個家庭帶來巨大痛苦”。
????深圳市寶恒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蕭德軍說,他盡管工作很忙,社區凡有活動他一定參加。“我們需要一個像‘鄰里節’這樣的平臺來相互認識,彼此關切。通過社區活動和‘鄰里節’先讓老人和孩子們熟悉起來,自然帶動各個家庭相互幫助。人熟了,遇到盜賊入室、家有病員等問題,人們就不會袖手旁觀和無動于衷。”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凡是參與了“鄰里節”活動的人,都期望將“鄰里節活動”像“讀書月”、“關愛行動”一樣固定為深圳人生活中的常規活動。
????晶報將深入調查市民心態,就“鄰里節”能否成為深圳市的節日展開報道。
????網友熱議:敲開鄰居的門,難嗎?
鄰居們交流文明養狗經驗。
????深圳新聞網網友“流水行云”遭遇了一個很難和睦相處的鄰居。她在網上訴苦說,自己快得神經病了,因為她的鄰居,男主人大概是不醉不歸的那種,常把“流水行云”住的502當成他自家住的503,這樣,“流水行云”家的門鈴常常半夜驚魂般地響起來,每次一響,全家老小就亂套。對方還在門外兇巴巴:“開門,老公都聽不出來啊!”這種情形一多,“流水行云”家的門鈴晚上睡覺時只好拿下了。除此之外,鄰居女主人還會在樓道上放垃圾等等。
????這篇《你和你的鄰居融洽嗎?》的帖子一下子得到了2000多個點擊,但大家很快討論到一個共同的話題上來:你認識你的鄰居嗎?結果都是相似的——平時沒有多少交情,困難時不會想到對方,這是不少現代人對鄰里關系的描述。網友“無涯子”承認,他從羅湖搬到福田幾年了,鄰居左右上下沒一個有來往過,也從沒打過招呼。相對年輕人,老年人更緬懷過去親密無間的鄰里關系。大沖朗景園的曾阿姨說:“大家互相之間都是冷冰冰的,跟住旅店沒啥不同。”(陳冰 張曉斌 馬翔)
編輯:徐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