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還是留在這里?
2009-01-21 11:21 來源:深圳新聞網 【字號:大 中 小】
[說事]
小紅高中畢業就從老家來到了深圳打工,一轉眼就是六年,自己成了24歲的大姑娘,雖說按照城里說法,這個年齡還很年輕,但是老家的不少同齡人已經做了媽媽,自己卻連穩定的男朋友還沒有找到。
幾個月前在爸爸媽媽的催促下,小紅回老家相親,男方條件很不錯,小紅也很滿意,但是男方覺得在老家一切都很好,何必來深圳打工受苦;而小紅來深圳多年,適應了城市的節奏,已經不習慣回到家鄉的生活。這事情就暫時放下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父母總是在催促她盡快成親,親戚們每次見面或電話也都是這個問題。小紅不由得慌了神,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是該回老家還是留在深圳。回老家雖然可以解決終身大事,但是想想老家的那種生活,實在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留在深圳呢,雖然生活上比較適應,但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小紅深感很難碰到中意的男孩子。婚姻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煩惱。
到底怎么辦呢?近兩個星期小紅一空閑下來就不由自主地開始想這個問題,晚上也開始失眠,白天沒有食欲,上班時注意力不集中,犯了好幾次錯誤。到底怎么辦呢?
[心理分析]
生活中會遇到不少類似的情形,尤其是我們面臨的選擇十分重要時,我們會反復
對比,不敢輕易作決定。這時候我們更多地是在想,不管做了哪個選擇,都會惦
記我失去的哪一部分。這也許與我們的潛意識中害怕作決定,以逃避萬一決定做
錯了可能帶來的責任有關。在這種心理沖突下,就會出現焦慮的情緒,時間長了
就會出現失眠,沒有食欲,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現象。
[心理應對]
1、權衡利弊,尋找最適合自己的
婚姻和事業都是大事,但是每個人即使在處理同一問題上也是有著不同的態度的,因為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活生生的人呢。這個時候,關鍵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例如“結婚,生子,父母的催促,他人的看法,深圳的工作,生活的習慣……”等具體事情,對自己而言,哪件事是更可能使自己煩惱的呢?拿出紙和筆,把這些事情按照困擾的程度排個順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需求了。
2、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面臨重大選擇時,我們除了要慎重思考自己的需要,做出我們當時認為最好的選擇以外,更要學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有時候我們不可以預知未來,但是我們可以把握現在,不論遇到什么問題,嘗試從積極的方面去看事,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
3、尋求專業幫助
有時候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一翻,這也是我們在應對壓力時的正常心理反應,不必緊張。但是如果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緒,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必要的話可以到心理咨詢機構
尋求一些專業幫助。
編輯:Jenny Du
相關新聞
- 失眠了,請審視您的生活態度(21 14:55:52)
- 我怎么就走不出保安這個圈子(21 14:53:50)
- 我們可以一樣精彩自我價值感(21 14:51:15)
- 遇到不公平,您該怎么辦(21 14:48:26)
- 回老家,還是留在這里?(21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