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內容管理|投訴        

桃源居唱響“鄰里互助關愛和諧交響曲”

2009-02-10  來源:寶安日報  【字號:  

  參加晚會的領導和嘉賓為深圳市第三屆社區鄰里節暨桃源居社區第七屆文化藝術節揭開幃幕。

社區老人協會的老奶奶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社區老人和小孩一起走上舞臺和肚皮舞老師跳肚皮舞。

  本報訊 (通訊員 萬慶博)昨日,國際化人文社區——寶安西鄉桃源居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由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關愛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社區鄰里節”文藝晚會在桃源居社區主會場盛大開幕。近5萬桃源居人扶老攜幼,走出家門,共敘鄰里親情,歡度元宵佳節。

  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副司長王金華,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杜佐祥,深圳市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玉明,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璋飆,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長陳新亮,深圳市婦聯副主席蔡巧玉,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祖玉琴,寶安區副區長蔡穎,桃源居集團董事長李愛君等領導出席本次開幕式。

  深圳市關愛行動組委會、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等政府部門的領導;還有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北京市社科院社區研究基地以及映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專家學者和眾多媒體記者也參加了第三屆鄰里節文藝晚會。

  本屆鄰里節的主題是“扶老助殘、鄰里友愛、團結親善、守望相助”,鄰里文化傳承的是鄰里互助與關愛,提倡的是城市精神與文明,展現的是和諧社區的成果。

  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副司長王金華在開幕式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將社區建設作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對基層的管理和服務,社區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區基礎服務設施逐步完善,社區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居民文體娛樂活動日益豐富,社區文明風尚逐漸形成。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級社區建設工作者的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也離不開廣大社區居民朋友的熱心參與、共同努力。

  作為深圳的居民,社區的一分子,足以為此感到無比的自豪。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懷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來到深圳這個大家庭,也為深圳的建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同在一片藍天下,大家都是一家人。

  深圳市提出要把“社區鄰里節”活動持續開展下去,并逐漸做成社區建設的一個品牌,這體現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對社區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深圳特色。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廣大社區居民朋友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深圳的“社區鄰里節”活動一定會越辦越好。

  關愛鄰居就是關愛自己

  十七大提出,“要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深圳市“社區鄰里節”,正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這一重大任務而推出的創新舉措。自2007年以來,“社區鄰里節”作為深圳市關愛行動的重點項目之一,迄今已成功舉辦兩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本屆“社區鄰里節”主要內容包括社區論壇、家庭才藝大賽、元宵燈謎會、鄰里團圓宴、綜藝晚會等。與前兩屆相比,本屆“社區鄰里節”無論是從活動項目的類型、數量、質量以及參與人數上,都可謂規模空前。

  “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讓陌生的人熟悉起來,讓疏遠的人親近起來,讓困難的人得到幫助,讓奉獻的人受到尊敬。”在桃源居社區,記者隨時都能聽到不同居民對鄰里關系的這種近乎一致的“解讀”,這是該社區十余年社區鄰里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更是近5萬桃源居人對中華民族5000年優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現代社會的鄰里關系由于城市孤獨癥和職業的壓力,人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的同時,卻進一步感受精神貧乏的枷鎖。以前常常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今人與人的關系更像比鄰若天涯。在現代社會里,我們必須從高樓林立中走出,學會與陌生鄰人共處,學會建立起新型的現代鄰里關系。深圳人來自五湖四海,在這個相對陌生的居住環境里,人們往往過度強調個人隱私空間防護,而傳統的鄰里守望互助的中華鄰里精神卻被淡化。厚重的防盜墻、防盜門、防盜窗及防盜鎖就像一道道鴻溝,使鄰里之間“電器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在現代信息社會里,雖然人與人的交往方式方便快捷,通常不是按照空間距離來決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以鄰為壑,就可以忽視鄰里的往來。千年修得同船渡,彼此成為鄰居,同樣也是一份不易修來的緣分。“百萬買宅,千萬買鄰。”也許,我們在物質居住方面越來越舒適,但倘若鄰里關系冷漠,對門對戶形同陌路,甚至發生摩擦,這只能給都市人徒增孤獨感、焦慮與浮躁,失去了愛與被愛、互尊互敬,于是就有了春節一定要回家尋親、尋根、尋友,才有了中國一年一度火車、汽車、飛機乘客爆滿的春運潮。而那些留守深圳的人,往往在春節期間氣氛更冷清,孤獨感更強。

  數年前,一個相敬如賓、和諧美滿的4口之家移居澳洲布里斯班市某時尚社區。入住不幾天,他們意外地收到一份邀請函:原來,左鄰右舍籌備了一場公園Party,隆重歡迎他們加盟這個社區“大家庭”。這個4口之家的女主人,就是日后因秉承“愛與責任是立業之本”而贏得社會廣泛敬重的企業家、慈善家、桃源居集團董事長李愛君。

  從2002年元宵節開始,桃源居推出了以“認識你的鄰居、關心你的鄰居、幫助你的鄰居”為主旨的一年一度的社區文化藝術節。不久,又在每年的中秋節推出一年一度的“社區團圓節”。在駐區黨委、政府的強力領導下,開發商、各駐區單位、群體團體大力支持,數萬業主踴躍參與,每位社區居民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著手,彼此見面打聲招呼,不亂扔亂倒垃圾,管好自家的寵物,深夜把電器音量調低,空暇時串門拉拉家常,鄰居有困難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關愛鄰居就是關愛自己。”這一全新的鄰里關系理念,已經成為桃源居人的共識。

精彩的文藝節目。

快樂的“小老虎”。

居民們看見自己種植的蔬菜,高興地攝像留著紀念。

  “兩節”不期而遇 “鄰里情”特色彰顯

  前不久,當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和市關愛辦等有關部門通過嚴格篩選,最終決定將2月9日開幕的第三屆“社區鄰里節”的主會場放在桃源居社區時,適逢第七屆桃源居社區文化藝術節也將于這一天隆重開幕。如此不期而遇的巧合,使“兩節”更加彰顯出“社區大家鄰里情”的特色。

  昨日,記者在桃源居社區看到,在主會場兩側,掛著“桃源好兒女相識相知相愛鄰里情深,社區大家庭和睦和諧和美生活繽紛”兩條巨幅對聯,充滿喜慶的大紅燈籠掛滿社區角角落落,歡快的舞蹈舞出近5萬人“大家庭”的幸福生活,醉人的金曲唱不完相知相愛的鄰里親情。

  從上午到晚上,整個社區各種活動絡繹不絕,華彩不斷。上午,由開發商、社區工作站、社區業委會等單位組成的慰問團拎著糧油瓜果走訪社區老人、困難戶和長年服務社區的老義工,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這是桃源居社區每年的社區藝術節上的常設項目;緊接著,“社區居民才藝大表演”又在社區大家樂舞臺、市民廣場和下沉廣場等三個地方同時開鑼,平日里在社區里深藏不露的一位位高手爭相登場,展示各自的絕活,贏得陣陣掌聲和喝采。

  下午,家庭跳蚤市場盛大開張,100個攤位上擺滿了字畫、文具、玩具、衣服、飾品等二手商品,檔主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天真爛漫的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他們通過這種以貨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鄰里溝通和交往;下午3時,規模空前的社區大巡游拉開帷幕,場面熱鬧而壯觀,社區居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

  晚上,整個社區華燈初上,燈飾通明的桃源居社區步行街上又多出一道亮麗的風景--“千條燈謎有獎競猜”。由社區老人義務制作的1000條燈謎迎風飄揚,每條燈謎前都是人頭攢動。他們當中,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留在深圳過年的外來勞務工,更有歡呼雀躍的中小學生。不到一個小時,1000條燈謎便所剩無幾,許多人仍然意猶未盡,久久不愿離去;于此同時,在社區市民廣場,另一場別開生面的“鄰里聚會”在社區市民廣場精彩上演,30張圓桌井然排開,上面擺放有重慶的蘆柑,安徽碭山的酥梨,京東的板票,陜西白水的蘋果,太行山的大棗,洪湖的菱角……來自社區200個家庭的代表,拿出各自家鄉的土特產,與左鄰右舍們共享。

  當晚7時30分,在一陣歡快明亮的民樂演奏《喜洋洋》樂曲聲中,“鄰里一家親、生活樂繽紛”深圳市第三屆“社區鄰里節”暨第七屆桃源居社區文化藝術節綜藝晚會在桃源居社區大家樂舞臺拉開帷幕。整臺晚會分為鄰里親情、繽紛生活兩個樂章,16個節目緊緊圍繞本屆“社區鄰里節”主題,情景劇《家和萬事興》再現了社區居民生活原型,老年大學學員排的《軍中姐妹》表現出來的氣質讓現場所有觀眾為之一亮,肚皮舞《歡樂的春天》詼諧愉悅,讓所有居民都參與進來,相互增進友誼,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是它的主題。

  演出快結束時,記者看到,駐區單位山海天酒店送來了熱騰騰的湯圓,免費贈送給辛苦表演的演員們。所有演職人員全部是社區業主、社區群眾藝術團體和駐社區各單位,他們雖然并非專業演員,但每個人都傾情投入,把“社區鄰里節”開幕儀式一次次推向高潮。

  人文大社區 和諧大家庭

  ——桃源居“鄰里關系模式”解讀

  人因血緣而結親,人因地緣而結鄰。桃源居社區現在入住近5萬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地36個民族和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是個典型的多種族移民社區。多年來,該社區以完善的公共服務與公益慈善組織為平臺,各方互相關愛為紐帶,把五湖四海的居民凝聚起來,大家彼此相識相知相愛,彼此理解與包容,形成了人人共建共享的社區大家風范,都市里的田園風光,現代城市的樂園,心靈的避風港,奏響了幸福生活的樂章。

  桃源居社區現有8大公益慈善組織,包括老年大學、鄰里中心、兒童中心、桃源人家志愿者服務中心、社區餐廳、社區民非企業、體育俱樂部、桃源社區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等組織,已涵蓋社區各個服務領域,現已有會員3700人,在政府的引導下,在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下,社區已廣泛形成了業主人人自我管理、相互服務、彼此理解、共同關愛的社區文化鄰里精神。

  社區文化

  融鑄社區“和諧之魂”

  “通過入區儀式,我們希望在每一位新業主的心靈深處植下愛社區、鄰居互愛的種子,這是社區和諧、鄰里相識相親的希望之種。”李愛君說這番話時,臉上寫滿幸福。

  對每一位桃源居的新業主而言,如果說“入區儀式”讓他感知到的只是桃源居社區文化的“一斑”,當他靜心安居下來,并細細體會,便會感受到這種社區文化的無處不在,這里不僅有良好的物業管理服務,更有社區各民非慈善組織為業主提供各種服務,清華學校與兒童中心提供兒童教育,鄰里中心提供婦女素質教育,老年大學為老人實現老年教育,社區鄰里互助關愛已蔚然成風。在制度建設層面,7年前,桃源居就出臺了迄今為止在業界尚屬首部的《桃源居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綱要》。在實踐層面,桃源居社區文化建設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建立起了獨具特色的桃源居社區文化形象,如區徽、區旗、區花(桃花)、區樹(桃樹)、區歌……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是桃源居人一年一度的社區文化藝術節;每年的中秋節,是一年一度的“社區團圓節”;每年的三月八日,是社區婦女最為開心和榮耀的日子,社區會開評“五好婆媳”、“五好家庭”;其他如國慶節、七一節、八一節、兒童節、端午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慶日,社區都會組織重大文化活動。社區里活躍著的20多個群體團體,如義工站、義警隊、藝術團、秧歌隊、模特隊、足球隊、籃球隊、羽毛球等,更是使社區文化活動風生水起。今日桃源居的社區文化,已經實現了“天天有活動、三天有大戲”。

可愛的小朋友。

斗牛——牛氣沖天。

  而今,桃源居人可以充滿自信地說,在這里文化已經融入建筑,融入環境,融入生活,最終融鑄成桃源居社區的魂。

  社區有老是個“寶”

  在桃源居,老人不再是負擔,而是維護社區和諧的“寶”。

  老人們在社區里安享晚年生活的同時,也在為社區的發展和安寧奉獻著余熱。他們通過義工站、義警隊、藝術團等社區群眾組織,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維護社區平安,繁榮社區文化。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老年人多的社區,社會犯罪率極低。桃源居10多年來的發展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這么大的一個社區,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無黃、賭、毒、無刑事犯罪、無一例未成年人犯罪、無一例家庭因民事糾紛走上法庭等十無成果,桃源居社區的老人們功不可沒!”李愛君充滿感恩地說。

  “四長”心連心 共同關愛下一代成長

  對許多中小學生家長而言,孩子的午、晚托管護和素質教育,是個頗為頭疼的難題。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在為解決這一難題窮經晧首,殫精竭慮。但是,在擁有近5萬人口的全市第一大社區桃源居,相鄰一個擁有七千學子的清華實驗學校,該校有3500名公立走讀生,現已實現大手牽小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市長、校長、社長與萬千家長心連心,四位一體,共同關愛下一代成長,已成功解決這一難題。

  除了社區設立的兒童中心和兒童會所外,桃源居社區還擁有147個家庭鄰里托護教育中心,清華實驗學校也設有學生食堂和宿舍,這種不同性質、層次多樣的社區少年兒童綜合教育機制,完全滿足了社區少年兒童及其家長的需求,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

  婦女鄰里中心奠定家庭和諧基石

  去年8月份,桃源居社區的數百名婦女通過在社區女子大學為期三年的學習,獲得了中專學歷證書。幾天后,適逢桃源居成立了全市首家鄰里中心,她們又集體成為鄰里中心的首批學員,在這里繼續素質和特長教育,提高素養。

  3年多前,在全國、省市區各級婦聯以及教育部門的指導下,桃源居社區女子大學掛牌成立,在當時就是一項石破天驚的創舉。學員全是由20-45歲的女子組成,女子大學開設有各類“一書多證”(一個大專畢業證、一個職業培訓證)的學歷教育,涵蓋了學歷教育培訓、職業及上崗證書培訓、電腦信息與外語培訓、社區服務等方面。首批學員在取得相關證書畢業后,都獲得了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提供的全額獎學金。

  社區女性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有助于家庭的和諧,也有助于社區鄰里關系的和諧。桃源居社區鄰里中心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桃源居社區桃源人家會員的女性業主,使從女子學校完成學業的學員,在回到社區大家庭,重新走向工作崗位的業余時間,可以根據工作、生活及家庭婚姻與鄰里親友的需要,選擇能使自己快樂、進步、幸福的活動及素質課程,使桃源人家的女子生活得更加幸福,鄰里關系更加和諧。■通訊員萬慶博

編輯: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