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娣:每晚守候已成習慣
2009-11-10 17:05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讓書籍成為孩子們良師益友
黃群娣的辦公桌上,放著幾本厚厚的書。記者拿過來一看,分別是《好孩子是家庭的財富》、《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婆婆來了》等。黃群娣笑著說:“干什么就要吆喝什么。但是怎樣吆喝,也是有學問的,我也需要向‘老師’討教啊!”
地處寶安的鐵崗社區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區,在2004年深圳全面實現城市化之前,這里還是農村。“村改居”后,人們也只是在戶口簿上由“村民”變成“城市居民”,教育理念和文化素養仍停留在“村民”的層次。人們聚在一起,比的最多的是物質財富的多少,精神財富則被擱置到無足輕重的角落。
兩個兒子均已成才的黃群娣深知,“萬貫家財不如一個充實的腦袋”,“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導師”,“一個書香四溢的家庭,就等同于一所好學校”。于是,在她的積極參與下,居委會利用“關心下一代之家”的場地,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議”,不定期舉辦子女教育講座,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在社區開展“書香家庭”創建活動。今年暑期里,鐵崗社區居委會拿出專項資金,開展了轄區小學生夏令營活動,40多名小學生踴躍報名參加乒乓球賽。在黃群娣的提議下,獎品除了獎狀外,還有寶安書城的購書卡,且每一位參賽選手都獲贈了這種購書卡。“我們就是想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孩子們購書、讀書的好習慣。讓書籍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從事了30多年居委會(2004年以前稱為村委會)工作的黃群娣今年60歲了。去年居委會換屆,她本應該退下來,但是,街道和社區領導考慮到她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經驗豐富,把她挽留下來,做社區年輕干部的“傳幫帶”工作。兩年后,本屆居委會將屆滿,記者問她有什么打算,老人依然是快人快語:“兩年后,我肯定要退下來了。到那時,雖說我不在居委會上班了,但是關心下一代工作我還會參與。居委會有屆期,關心下一代工作沒有屆期,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七十四、張泉波:詩情畫意勵少年(04 16:44:09)
- 七十三、傅思苑:深入調研青少年問題(02 14:07:09)
- 七十二、戴堅平:老阿婆義助外來青工(30 16:50:52)
- 七十一、孟晉之:老戰士言傳身教(30 16:50:13)
- 七十、毛根:孜孜宣講愛國主義(27 16: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