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列表
林念恩:守護“邊緣少年”
2009-11-12 17:02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動員更多“五老”走進校園
“一個小波我能幫,還有更多的小波呢?”在林念恩看來,小波的經歷并不是單一孤立的事例。在附近的學校里面,由于很多父母無力顧及子女的教育,導致部分青少年經常曠課、遲到、早退、無心向學,在校內外打群架,勒索或變相勒索低年級學生等,走在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墮落的邊緣地帶。林林總總,讓老人憂心忡忡。
林念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意識到學校加強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從根本上挽回這些邊緣少年是當務之急。他知道,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動員更多的“五老”去關心這些邊緣青少年。于是林念恩就成為了學校和關工委之間的一個紐帶,他奔波于坪地各個學校之間,收集了解各個學校出現的問題,然后回來召集關工委的老同志們一起開會,針對相應問題討論對策,實實在在地去解決。
“解決邊緣青少年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的主陣地、社會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作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問題是五老們如何盡自己的微薄力量?”通過幫扶小波等一批邊緣青少年,林念恩慢慢積累了一些系統性的經驗,找到了竅門。在他的帶領下,街道“五老”宣講團也走進各個學校,在每一個學校里,老人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孩子們講述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在林念恩的精心設計下,宣講不僅僅是單方面的照本宣科,老人們還現場對他們跟蹤了解的孩子最近的表現提出表揚和鼓勵,有的更跟著孩子們回到家里,和家長們一道探討孩子們的教育大事。
“不求回報,唯求孩子們健康成長。”林念恩說,他是一名很普通的“五老”,但是在他身邊,團結了一群甘于奉獻的老同志。大家以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發揮余熱,互相配合,爭取把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好。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七十八、林志平:抱病關心下一代(12 17:01:34)
- 七十七、黃群娣:每晚守候已成習慣(10 17:05:49)
- 七十六、李世超:做孩子的心理健康顧問(10 17:07:10)
- 七十五、黃緒凱:推廣“四點半學校”(06 17:44:56)
- 七十四、張泉波:詩情畫意勵少年(04 16: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