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佛連:坪東社區一塊寶
“佛連叔,王隊長,我們社區的一塊寶”,在坪地街道坪東社區,這是廣為傳頌的一句話。被當地居民親切稱為“佛連叔”的不是別人,正是現年65歲的坪地街道關工委委員、坪東社區自愿服務隊隊長王佛連。
網吧“門神”
社區自愿服務隊隊長、法制宣傳員、網吧義務督導員……王佛連有著多個不同的身份。雖然65歲的老人身體狀況不算特別好,但他從來不放棄關心下一代的工作責任。
“社區里有些后生仔,平時游手好閑,喝酒賭博,偷雞摸狗。一人帶頭,往往就帶出一隊小混混。”從擔任社區自愿服務隊的職務開始,佛連叔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現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佛連叔性子急,有時候他守在學校門口,看到有些屢教不改的孩子逃課沖進網吧,他會直接走進網吧把孩子叫出來。有時候氣不過,連家長都一塊教訓了。”同事的描述,是王佛連真性情的寫照。事實上,王佛連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越來越有辦法,摸索出不少好招數。
在坪東社區有兩間網吧,是王佛連長期“光顧”的對象。在佛連叔的帶領下,社區服務隊幾次前去,輪流徹查夜不歸宿上網的學生。通過多次對網吧老板開展思想工作,原來只看重經濟利益的網吧老板,明白了迷戀上網會禍害下一代的道理,并開始主動給王佛連提供線索。
對一些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要耐心勸導,對小團體要引導分化……在王佛連的不懈努力下,有不良習慣的小青年們都逐漸改“邪”歸正。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在社區里面,小孩子要進網吧,需要先過“門神”佛連叔這一關。
德育“教員”
去年10月份,佛連叔響應關工委的號召,在老干中心的組織下,走進校園擔任德育教育輔導員。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長在幸福中,德育要從小抓起,這樣對他們的成長才有利。但德育如何實施是個問題,想著容易做起來難。”從來沒當過老師的佛連叔心里開始緊張了,“講個道理簡單,講個課倒是要好好準備。”為了這一活動他絞盡腦汁,請教當過老師的老同志,苦心地琢磨,希望找出一個能讓孩子們聽而不厭的演講方式。
于是,老干中心辦公室便成了他的預講臺。閑下來的時候,王佛連就拉著幾位老同志,一起研究如何講課輔導。他為孩子們作憶苦思甜報告,用自己的經歷和今昔對比的實例,教育青少年幸福生活如何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動情處,講得淚流滿面。
“只要能走,我就不會停下來”。今年以來,王佛連又組織關工委的校園回訪計劃,特別是針對那些曾經走了一點“歪路”的學生,佛連叔和教師們一起摸清其學習狀況和各方面表現,發現不好的苗頭及時糾正,對進步大的表揚鼓勵。
“厲害”爺爺
在坪東學校掛點擔任輔導員的王佛連在該校也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后進生小立擁有一幫“好朋友”,平時進出都圍著一群“哥們”,為了維持這一種被哄抬的地位,小立不停地跟家人索要錢財。而他的單親家庭如何能承擔龐大的開支!為了錢,小立多次偷竊,被學校多次處分。佛連叔知道此事時,心痛不已,主動承擔起教育小立的責任。
王佛連先后跟小立談了幾回話,叛逆的孩子從來不當一回事。直至一日,看到孩子依然故我,氣急的佛連叔忍不住在上課時間把小立拉出來談話。患有高血壓的老人滿臉通紅,雙手顫抖,呼吸急促,連老師看到都緊張起來。 “我就跟你說一句話!就一周時間,你一分錢別花,看看你身邊的‘真朋友’有多少!如果我說的不對,你以后不用聽我的話! ”撂下這句話,王佛連轉身離去……
如今,小立已經考上公辦中學,成績排名中上。他說:“一輩子忘不了王爺爺,忘不了那雙顫抖的手。”(記者 張 琨)
編輯:王丹丹
相關新聞
- 茫茫人海中尋找生命的火種(11 14:39:09)
- 丈夫癱瘓在床8年希望添一個4升電飯鍋(11 14:38:19)
- 4歲女兒顱骨畸形想要臺電視看天氣預報(11 14:37:40)
- 小陳康囊腫切除想用童車載孩子出去玩(11 14:36:41)
- 覃柳菊身患白血病樂觀求生(11 1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