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兒救大兒 七年煎熬今到頭
可愛的小哥倆。深圳晚報記者 馮明 攝
“我們明天就要出院了。”昨天,在深圳兒童醫(yī)院的病房里,重型地貧患兒的父母淚流滿面地拉著醫(yī)生合影,“他們就是我們的恩人,沒想到在這里,我們終于熬到了頭。”
重癥地貧讓他們窒息
病床上,7歲的哥哥王振興和4歲的弟弟坐在一起,也許,還處于懵懂年齡的弟弟并不明白眼前的一幕,但正是他的臍帶血干細胞和骨髓成功移植給了哥哥,才讓哥哥結(jié)束了7年的痛苦煎熬。
7年前,在湖南永州,王振興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但在出生半年后,父母卻發(fā)現(xiàn)他有貧血現(xiàn)象,通過到醫(yī)院檢查診斷,這個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竟然患上了麻煩的重型地中海貧血,這讓他們感到“快要窒息了”。
自此,這個家庭開始頻繁往返于各地的醫(yī)院,孩子父親王煥義說,北京、廣州的大醫(yī)院,他們都去了不少,但這些治療的模式無外乎重復著漫長的過程,長期接受輸血和去鐵治療。他說,這樣的煎熬讓患者家庭感到崩潰,每周都要輸血三四次,此外,還要進行去鐵治療,幾乎每天都要不間斷地治療,而每年的醫(yī)療開支至少要在5萬元以上,這顯然讓家庭承受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更重要的是,這對我們和孩子的心理是一種巨大的考驗。”王煥義說。
轉(zhuǎn)機:生小兒救大兒
此后他們了解到,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根治地貧,2007年,他們決定再生育一子,以獲得治療所需要的造血干細胞,同年,王振興的弟弟順利出生,并在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的幫助下免費儲存了弟弟的臍帶血。
轉(zhuǎn)機就此出現(xiàn),去年11月份,王振興父母確定在深圳兒童醫(y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而幸運的是,弟弟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與哥哥的配型6個位點完全相合,為治療的成功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該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主任李長鋼告訴記者說,家屬的決定是明智的,因為也有一些患者家屬心存擔憂,害怕出現(xiàn)一定的風險。他說:“在今年1月4日,從患者弟弟身體提取了幾百毫升骨髓進行移植,次日,又進行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該科室主管醫(yī)師劉四喜說,“手術(shù)后的第16天,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身上的貧血現(xiàn)象已經(jīng)消失,而各項指標也趨于正常化。這讓我們感到很欣慰,但接下來還要進行觀察。”他說,通過手術(shù)移植,已經(jīng)獲得了第一步的成功,當時移植很及時,“但就是這一步,讓患者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上重新站起來,擺脫了地貧。從移植到現(xiàn)在,剛好是一個月的時間。”
隨后,記者詢問王煥義,在手術(shù)前他是否有過擔憂,他坦言,“在這幾年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基本的治療常識,知道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才有機會根治該種疾病,所以我沒有什么顧慮。”
“在給孩子的7年醫(yī)療中,我們共花費了70多萬元,借了13萬元的債,現(xiàn)在已是家徒四壁了,到現(xiàn)在還欠了醫(yī)院4萬多元。”王煥義說,他們前幾天已經(jīng)在坂田租了房子,每個月320元,孩子離開醫(yī)院后,暫時住在那里,每周還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估計要持續(xù)半年到一年時間。
7歲的王振興面對記者的鏡頭和采訪,顯得很“成熟”,沒有絲毫的怯意,他說,“我只是想做一個普通人,真的是這樣。”手術(shù)獲得成功,他也重獲了新生,在接下來的人生里,他不必再每天與藥物相伴,與痛苦相隨。當記者問他,今天你高興嗎?他并未顯得異常興奮,與記者相望,他只是點點頭。
醫(yī)院:“這具有劃時代意義”
對于手術(shù)移植成功,患者家屬表示,這在意料之外,他們言談之中都充滿了深深的感激。他們說,7年了,終于熬到頭了,盡管債臺高筑,但總算成功了,也是莫大的安慰。
“這將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這是深圳首例治療重型地貧患者的范例,很不容易,除了越來越成熟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shù),還要找到合適的移植供者配型,這都是最基本的條件。”市兒童醫(yī)院李主任說,因此,地貧患者的家庭應該盡早選擇造血干細胞移植方式進行根治,讓患者一生脫離苦海。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總算有了一個開始,之前不少人都是到廣州去治療,我們曾經(jīng)派人到廣州學習移植技術(shù),現(xiàn)在有了第一例成功案例,讓人感到欣慰。”但他說,目前,通過臍帶血干細胞和骨髓干細胞移植根治地貧也遇到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對有HLA(人類白細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地貧患者來說,造血干細胞應該作為治療首選,但由于目前很多患者都為獨生子女,HLA完全相合的同胞骨髓來源顯得異常困難,絕大部分患者都找不到完全匹配的同胞供者,因此不得不嘗試用其他來源的造血干細胞進行移植。
昨日刊登的11號12號13號家庭心愿圓夢
老兵幫老兵
歡樂敞開懷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崔華林)想去海洋世界或歡樂谷,以及想給孫子買遙控汽車卻有心無力——昨天本報報道的11號12號13號家庭小心愿刊登后,有不少愛心市民和企業(yè)紛紛打來電話,表示可以滿足這些困難家庭的小心愿。
其中,愛心市民孫先生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幫助困難市民圓夢了,這次他提出可以給13號家庭賣報老兵的孫子買一個遙控汽車。他說自己以前也當過兵,所以特別關(guān)注退伍老兵的境遇,也希望借一己之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此外,愛心企業(yè)歡樂谷和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員也在看到報道后致電本報,表示很樂意為困難家庭提供幫助,以實現(xiàn)他們想要去游玩的心愿。隨后,記者致電困難家庭,在聽到自己的心愿已被愛心市民和企業(yè)認領(lǐng)即將圓夢時,他們也都表示了感激之情。
懷大愛心,做小事情。深圳晚報2012年推出“小心愿·微慈善”系列關(guān)愛活動,為困難家庭和愛心市民搭建平臺——說出您的小小心愿,讓我?guī)湍銇韺崿F(xiàn)。同時,真誠邀請愛心市民和企業(yè)加入,讓您的舉手之勞,溫暖鵬城。
愛心電話:83929999、13510001000
新浪微博:@深圳晚報、@晚報捎話
郵箱:baoliao@126.com
QQ:800088008
戶名:深圳市關(guān)愛行動公益基金會
賬號:755917340410202
開戶行:招商銀行深圳上步支行
(請務必注明“小心愿·微慈善”活動及捐助對象名稱)
編輯:anging
相關(guān)新聞
- 茫茫人海中尋找生命的火種(11 14:39:09)
- 丈夫癱瘓在床8年希望添一個4升電飯鍋(11 14:38:19)
- 4歲女兒顱骨畸形想要臺電視看天氣預報(11 14:37:40)
- 小陳康囊腫切除想用童車載孩子出去玩(11 14:36:41)
- 覃柳菊身患白血病樂觀求生(11 1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