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谷,詮釋公益基地打造新模式
○交通問題可能是
智慧谷發展一大瓶頸
2012年1月,公益伙伴帶我實地考察了金龜村,也體驗了智慧谷的生態環境。這些在香港是非常罕見的天然條件。青山,小溪,還有一片片菜地。環保類、親子類、常識類的公益項目都能在這里很好的開展。而且還有那么多的機構的聚集效應,我能感覺到智慧谷涌動著智慧、創新、公眾、開化的精神。
但我擔心交通問題會是智慧谷發展的一大瓶頸。金龜村離市區比較遠,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硬件。目前,高速公路非常通暢,但公共交通不是很便捷。公益伙伴給的交通方案已經很合理了,但還是要從市區做一個來小時的地鐵到荷坳站,然后轉45分鐘公交車,而且直達公交就只有一條線路的巴士。巴士晚上收工時間也比較早,如果到智慧谷參與活動,恐怕在時間上也會受到限制。
夏女士(香港青年創業家聯盟主席)
編輯:anging
相關新聞
- 茫茫人海中尋找生命的火種(11 14:39:09)
- 丈夫癱瘓在床8年希望添一個4升電飯鍋(11 14:38:19)
- 4歲女兒顱骨畸形想要臺電視看天氣預報(11 14:37:40)
- 小陳康囊腫切除想用童車載孩子出去玩(11 14:36:41)
- 覃柳菊身患白血病樂觀求生(11 1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