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小伙推殘疾母親去云南 回京看球賽后繼續旅程

2012-11-0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

昨日,樊蒙到京,網友趕來迎接。

?樊蒙 年齡:26歲 社區:延靜里社區

【大家問】

這一路開闊了視野和思路

驢友:你們這一路的開銷是多少?

樊蒙:不包含出發前的輪椅、帳篷等裝備,而是從7月11日出發至10月18日到景洪,一路僅花費8000元,是從我買的第一個燒餅算起的。不過,我沒仔細記賬,而是我每次取3000元,用到最后正好取了8000。

不過,對于徒步愛好者,我更建議大家帶足資金,要盡量選擇區縣甚至鄉鎮道路,這樣會有旅館解決住宿問題。總住帳篷其實并不現實,我們也是后期有人來幫助我們。

網友:未來在工作上有什么計劃嗎?

樊蒙:這一路讓我的視野、思路非常開闊,會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思考未來。其實路上會生出很多瘋狂的想法。但我想最切合實際的想法是通過融資,在京郊建一個足球場,盈利的方向就是給都市上班族提供一個練球的場地,讓大家多抽出時間運動、鍛煉。通過這次旅行,我認識了很多公益團體,我也會參與一些志愿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昨天,在完成了母親的愿望后,樊蒙只身一人低調回京,因為他要實現自己的小愿望——看國安的最后一場球。看完后他將立即回云南,陪媽媽繼續游玩。

母親一句愿望

兒子果斷出行

昨天傍晚7點半多,樊蒙一個人推著三四箱行李,背著一個大包出現在首都機場。黝黑的皮膚,碩大的行李,讓他在行人中很出眾。纏在手腕上一條綠色長巾讓他多了些民族風格,其實那是條國安球隊的圍巾,“我這一路都系著它,都有些發黑了。“樊蒙大笑。

這個生于1986年的北京小伙,一直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今年接連不斷的工作、感情上的變故,讓他有了出去走走的想法。

7月8日,樊蒙跟輪椅上的媽媽寇女士說了這個想法,“她說你帶我去吧”。樊蒙問,媽媽你最想去哪兒,寇女士笑著,“我呀,其實心里一直有個夢想,西雙版納。”

沒想到第二天,樊蒙就辭了職,告訴媽媽“準備啟程!”

樊蒙說,媽媽因患小兒麻痹癥癱瘓,從小他就常推著媽媽出門。有時從東四環一口氣走到西南二環。但媽媽心臟不好、血壓高,還有糖尿病,他們從未一同出過北京。

這次,他決定幫媽媽實現夢想。

“真沒想到我這個不經意的愿望成真了,既然說走,那就走吧!”寇女士說。

寧可自己摔倒

也要保護母親

7月11日早6點多,樊蒙和媽媽帶著行李,牽著小狗“蝴蝶”從位于東四環的家出發了。輪椅需要平坦的地面,樊蒙就選擇沿國道和省道走,他推著母親從三環上了京開高速輔路,再順著106國道一路向南。

娘倆白天行走,夜間搭帳篷休息。

樊蒙的微博有他隨手拍下的“破土而出的竹子”、“野外怒放的小花兒”。他說,雖然腳上起了很多水泡,但從未感覺這么快樂,一是因為每天都能和母親欣賞風景,二是拋開喧囂、浮躁的城市,這種自由的生活讓他尤其放松。

樊蒙說,在路途中,他越走越快。出發十天左右,每天能堅持走35公里。一個月內,他的腳就適應了跋涉,不再長水泡。

快樂也有,困難也有。在河北段時,一次大雨,使本不好走的路泥濘不堪,樊蒙推著母親尤其艱難,而幾次輪椅因顛到亂石,要歪倒時,“蒙蒙都是寧可自己先摔,也不要讓我摔了。”

母親曾跟兒子說:要不咱們先休息休息?但很多次都被兒子拒絕。后來,她就直接跟兒子說,媽媽累了,休息吧,這才把兒子勸住。

難走的還有正在修的、年久失修的路以及山路,大石嶙峋間,樊蒙要克服上坡,這時,娘倆就會選擇先讓兒子把母親抱過去,然后再一點點把車和行李背過去。

路上很多人追著問樊蒙“為什么要徒步,怎么不乘飛機?”他覺得帶母親出去徒步只是一種享受自然,增深親子關系的過程,并未考慮太多。

盡管路途艱辛,兩人都說,從未想過放棄。即使路上,寇女士因膽結石兩次發病,她也沒想過回去。“犯病時疼得不行,但忍過去了就跟沒事兒一樣。嗨!我這病在家也這樣,出來心情更好。”寇女士開朗地笑。

孝心跨越地域

一路好人同行

而越往后,樊蒙身邊的人也越發多起來,因為他的孝心感動了眾多網友,有特意趕來的驢友,有陪她推母親的志愿者,有為他灌綠豆湯的老板娘,有追了2公里送來除濕草藥的大叔。而進了云南段,當地民警們也組織起來,幫著他推媽媽,一路同行。

樊蒙說,旅行前,他最擔心兩件事,第一件是自己因踢球受傷做了手術,很怕不能走路,但目前身體正常;第二件就是擔心“人”,因為曾聽過背包客遇害的事,所以特別帶了匕首,還牽了狗,“但我一路上遇到的全是好人。”

進入云南后,他們在很多好心人的幫助下住進旅館,可以扔掉帳篷等50多公斤的負重。樊蒙還發微博,希望大家不要再給他們買任何東西了。

10月,離目的地越來越近,樊蒙的心越發平靜。18日,兩人終于進入西雙版納地界,樊蒙的媽媽卻激動起來,因為她看到那么盛大的迎接,有些不可思議,“我當時特別感動,我想我們娘倆只是為了實現夢想,僅僅是一次旅行,但沒想到會有這么隆重的迎接。”

樊蒙媽媽介紹,當地少數民族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還為他們換傣族服裝,用花環、吉祥線來迎接他們。“當地的民族歌手還寫了歌,發現我們提前到了,樂隊都沒來得及準備,歌手只能為我們清唱,太感動了。”

母子倆認為,他們的經歷無法也不希望被人復制。

樊蒙說,路途唯一的經驗就是,大家真的要盡可能把時間留給家人。

媽媽覺得,兒子成熟穩重了,從細節可以看出兒子越發細心了。“有時候吃東西,他會說不吃了,或者吃飽了,其實我知道他是盡著我先吃。”說到這里,這位母親特別甜蜜。

未來,樊蒙希望幫助母親聯系一個殘疾人騎行隊,讓這些和母親有同樣旅行愿望的殘疾人可以見到更廣闊的世界。

【德行錄】

“我要去西雙版納,帶著我媽,帶著我的蝴蝶,用我的腿,好的,就這么決定了!”7月11日,在微博上留下這段“瘋狂的想法”,北京小伙樊蒙便推著輪椅上的母親,牽著小狗“蝴蝶”出發了。

此前,母親不經意間的一句“很想看看西雙版納”的愿望,成就了這對母子的一段親情之旅。

從北京到云南西雙版納,3個月的旅程,3359公里,93天,8000元錢,樊蒙用雙腳詮釋了這組遙遠而漫長的數據。而他的孝行也在微博和現實中發酵著。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梁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