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說得最多的是祝福 聽到最多的是謝謝
市關愛辦主任,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 社長黃揚略感謝參加活動的市人大代表。
愛心的哥整裝待發。
一個個愛心年夜飯禮籃,盛滿了貼心的關愛。
1
白血病患兒
愛心進病房 孩子露笑臉
深圳關愛網訊 快過年了,3歲男孩黃鈺順、4歲女孩何采雯,卻因為白血病要在病房中度過這個春節。昨日,深圳晚報記者與愛心市民來到兒童醫院內二科的病房看望正在住院的黃鈺順和何采雯,當看到“愛心年夜飯”禮籃以及為他們精心準備的玩具時,兩個孩子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前往兒童醫院看望兩個孩子的愛心團隊非常強大,除深圳晚報副總編緝童俏及記者外,還有6位愛心市民:徐天明是深圳晚報愛心接力兒童團團長,雖然他今年只有16歲,卻已是第8年參加晚報的愛心年夜飯活動;13歲的葉皓澤跟著媽媽詹曉彬第一次參加活動;青大康與她6歲的兒子青晨來了,石萍雖然沒有接到通知,卻一大早趕來要求參加活動。當得知要去看望三四歲的孩子時,愛心市民非常熱心,有的專門從家里帶來了玩具,沒有準備的就趕緊到店里買了玩具。
2
單親媽媽
家里很簡陋 心里很富有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兩張拼在一起的床、一張桌子,這就構成了單親媽媽李桂香和女兒的家。昨天上午,當晚報副總編輯郭紅飛和羅湖家園網義工隊的朱艾妤一行為她送去愛心年夜飯時,李桂香激動得連聲道謝,希望來年能找份工作,讓日子慢慢好起來。
昨天上午,原本安排是“一個愛心市民+2名晚報員工”的組合得到了擴充,郭紅飛4歲的兒子和義工朋友的子女也加盟到我們的愛心隊伍中來,一行人帶著滿滿的愛心和沉甸甸的年夜飯禮籃直奔羅湖區筍崗街道文錦北路洪湖二街十號大院。在物管人員的熱心帶領下,大家分別為宋義、孫艷君和李桂香三戶困難家庭送去了愛心年夜飯和新春祝福。他們說,這個春節讓他們感到了社會的溫暖,希望來年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3
龍崗中心醫院13名患者
如果沒晚報 只能吃食堂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超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實習生 林純)在龍崗中心醫院五樓會議室,深圳晚報記者、廣東望家歡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義工聯以及醫院代表,聯手為醫院的13名患者送去了“愛心年夜飯”。并前往住院部看望了部分患者。
患者劉德發的姑姑介紹,劉德發的父親在他6歲時因意外去世,母親改嫁,他和姐姐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年輕的小姑劉玉珍則在外打工賺錢養家。2012年12月初,劉德發突然昏倒在小姑家中,入院診斷為左側大腦半球大面積梗塞,通過向親人和朋友四處借錢,做了開顱手術,至今還在神經外科繼續治療和康復。
“如果不是晚報來給我們送年夜飯,估計我們只能在食堂買點東西湊合過年了。”劉德發的小姑說。
光明新區12戶家庭
4
光明新區12戶家庭
最簡單語言 最深情謝意
深圳晚報訊 (記者 余俊杰)昨日上午,4輛愛心的士和一輛愛心年夜飯配送車組成一支愛心車隊,載著記者和5位愛心市民趕赴光明新區,大家兵分四路,給12戶受助家庭送上豐盛的年夜飯,。這其中記者聽到最多話就是“謝謝”,受助者們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深的謝意。
黃東新早年和妻子離婚,現在女兒在讀初中,還有老母親需要贍養。五十平方米的舊房子家徒四壁,因為沒廁所,晚上方便只能在家用桶。快過年了,家中卻沒有年貨。收到年夜飯,黃東新不停地說“感謝”。
曾小香家1977年建成的老屋經過多次修繕勉強住人,新年臨近家中卻沒有一點年味,年貨更是沒有。去年,曾小香即將臨盆之際,丈夫突患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丈夫去世20余天后,兒子呱呱墜地。原本以賣菜為生的曾小香不再工作,留在家照顧80歲的老婆婆和兩個孩子,依靠低保生活。如今兒子已一歲多,長得虎頭虎腦。收到年夜飯,80多歲的婆婆雙手拉著記者的手,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5
28名環衛工
天氣雖很冷 心里暖暖的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黃明鋼)晚報堅持10年的愛心傳遞,今年惠及環衛工人。全市環衛系統28名特困環衛工人昨日高興地收到了由晚報人與相關企業送去的“愛心年夜飯”。收到禮籃的環衛工張先生充滿感激地說:“今天雖然很冷,但你們這份沉甸甸的關愛,讓我們感到十分溫暖!”
義工孫德坤多年堅持參加晚報送年夜飯的活動。他說,送年夜飯活動傳遞了愛心,深圳晚報的這份愛心,讓整個城市沉浸在愛的溫暖之中。
陳遠波告訴記者,他身體不太好,兩個孩子和老婆都在老家,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要供兩個孩子上學。記者注意到,他所住的環衛工人宿舍,三個人住一間房,格外簡陋。陳先生說,大年初一他就要上班清掃垃圾了。收到晚報和望家歡公司送來的年夜飯禮籃,感覺到這個城市有人在記掛著他們,心里暖暖的,工作干勁更足了。
市環衛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留守在深圳過年的環衛工人在氣溫驟降的街頭辛苦工作,這座城市應該記住他們,他們也應該分享到這座愛心城市的一份溫暖。“晚報記得他們,他們也會感激晚報。”
6
地貧兒家庭
一籃子祝福 增生活勇氣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孫非) 第二次來到謝勇家,深圳晚報記者把豐盛的年夜飯禮籃交到這個堅強的孩子手上。
“謝謝哥哥!”同樣的笑容,同樣稚氣的聲音,給記者心里留下的是一份深深的感動——這個孩子年復一年地與地中海貧血癥對抗,而一份年夜飯,甚至是一聲親切的問候,都能成為他繼續把這場“戰爭”打下去的動力。
慰問殘疾人家庭
7
慰問殘疾人家庭
來時心頭顫 走時心頭暖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高向榮 吉林大學實習生 于靖)昨天,深圳晚報記者、愛心市民與愛心車隊來到楊先生家的時候,不由心頭一顫!
一行人一進門,就看到楊先生的妻子和兒子坐在木椅上,妻子面無表情,小男孩則一臉驚奇地看著大家,只會“阿姨,阿姨”地叫著。原來,楊先生的妻子和兒子都屬于先天智力殘疾人。兒子現在6歲,還在讀幼兒園,妻子每天守在家里,家里的重擔落在楊先生一個人身上。楊先生說,兒子前不久做了腸腺炎的手術,為了給孩子治病,家里已負債累累。
收到來自深圳晚報和愛心市民的祝福,楊先生十分開心。當愛心市民一行準備離開時,小男孩從座椅上跳下來,牽著爸爸的手一起送大家下樓,每個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8
龍崗劉先生
走失半個月 姐姐你在哪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孫洋 吉林大學實習生 于靖)昨天上午,晚報記者、愛心市民與愛心車隊一起將年夜飯送到特困家庭手中。其間,大家意外得知一個消息,劉先生的姐姐在龍崗片區已走失半個月了!
劉先生的姐姐劉代清是精神分裂癥患者,上個月剛剛從清遠來到深圳,說是要看望劉先生的兒子。1月21日,劉代清在龍崗區走失了。一家人十分著急,在深圳找尋了十幾天,仍然一無所獲。
(記者 陳莉)
編輯:廖玲玲
相關新聞
- 深圳“募師支教”5名志愿者赴藏支教(08 17:06:54)
- 深圳關愛熱線88885200全新上線(28 11:11:52)
- 致敬這座城的真情和大愛(28 11:11:07)
- 步步行善新年公益行動(30 15:20:32)
- 2015中國公益映像節頒獎典禮舉行(28 1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