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陽光爸爸” 用愛托起折翼天使
●他是一對雙胞胎自閉癥患兒的爸爸
●他是自掏腰包創辦的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15名患兒的爸爸
●他用心呵護著一雙雙折斷的“翅膀”……?
?徐維初深得孩子們喜愛。
徐維初夫婦和他們的雙胞胎兒子。
徐維初(中)和孩子們在一起。
?
?深圳晚報記者 沈榮 通訊員 陳建平
2012年2月,徐維初在龍崗區平湖街道創辦了陽光天地康復中心。一年時間過去了,康復中心雖然運營艱辛,但他仍在堅持著。
雙胞胎兒子竟雙雙患上自閉癥
徐維初今年37歲,2003年,他揣著500塊錢,帶著妻女,從湖北老家來到深圳,在龍華一家電子廠做客服。雖然做的是最基層的工作,但徐維初很珍惜,他從不抱怨,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他還開始接觸電子技術,并慢慢涉足電子行業。經過不斷積累,2007年,他離開原來的工廠,到龍崗與別人合伙開辦了一家電子廠,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好過一天。也就是那一年,雙胞胎兒子的降臨給徐維初的家庭增添了很多歡樂。
但是,細心的徐維初發現,孩子直到2歲還很少開口說話,也不主動找人玩。慢慢地,孩子開始變得愛發脾氣,時不時用手敲打自己的頭部,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甚至還咬人。為此,徐維初開始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最終,孩子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癥。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就蒙了,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徐維初說,一個家庭有一個自閉癥兒童就已經很不幸了,更何況有兩個。從那之后,家里就變得很沉寂。
放棄工作投身自閉康復事業
自從孩子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癥以后,徐維初開始四處打聽,積極給孩子尋找康復中心。最后,他將孩子送進了東莞的一家康復中心。
“原來,自閉癥兒童的康復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徐維初了解到,一旦小孩患上自閉癥,想要完全康復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長期的人工干預、引導以及康復治療,才能最大程度地幫助他們。
康復中心的醫生告訴徐維初,家庭的引導對自閉癥兒童的康復也十分重要。為此,徐維初開始自學自閉癥的相關知識,不懂的就向老師請教、上網查詢,回到家后也積極與孩子溝通。就這樣,半年過去了,孩子有了進步,能說一些簡單的詞,但與人交流還存在很大困難。
“現在患有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專業康復機構的缺乏。現在的專業康復中心太少,很多患病的孩子都沒有地方可去,從而錯過最佳的康復時期。”徐維初說,自己的小孩在進入康復中心前,僅是排隊交費,就足足等了一個月。“我這還算順利的,有些都排了3個月,甚至半年。”于是,徐維初決心創辦一家康復中心,他的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為了解決康復中心的資金問題,徐維初轉讓了工廠,一頭扎進了籌備康復中心的有關事宜中。
孩子們在這里慢慢好起來
2012年春節一過,徐維初自掏腰包,參加了自閉癥的相關專業培訓,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門外漢,變成了擁有《全國孤獨癥兒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師資培訓》資格證的專業人士,同時還頻繁出入深圳各大康復機構學習取經。當他了解到平湖街道轄區內還沒有一家專業的康復中心時,就拿出多年積蓄,租下了一棟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樓房,又招來8名專業老師。此外,他還外出購置康復器材,安排康復的課程。
經過民政部門核準,2012年2月,康復中心掛牌成立,取名“陽光天地”。“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希望的陽光灑進每個自閉癥兒童的心里。”徐維初表示。
康復中心建立之后,徐維初就將自己的孩子帶進來做康復。如今,孩子能蹦能跳,兄弟倆也開始主動找人玩,正在一步步好轉。昨天,記者在康復中心一樓訓練室看到,徐維初的雙胞胎兒子在老師的指導下玩游戲、盡情地蹦跳,“看到他們和其他的孩子都在慢慢在恢復,再多的付出也值得了。”那一刻,徐維初很滿足。
期望更多人關注自閉兒成長
記者了解到,現在康復中心有17個孩子,最大的不過7歲,最小的只有2歲。徐維初告訴記者,這17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地方,平湖、橫崗、觀瀾、龍華,還有的專程從東莞而來。
徐維初告訴記者,從創辦到現在,他已經為康復中心投入了100多萬元,現在每個月都會虧損1萬多元。由于自己賣掉了工廠,失去經濟來源,為了支撐運作,他已經欠下一筆債務。同時,他也向民政部門申請過補助,但由于種種原因,補助很難批下來。
如今,徐維初正密切關注今年4月份的壹基金自閉癥兒童專項補助項目。他說,這個項目只向自閉癥家庭每年提供4800元的補助,并不涉及康復機構。盡管如此,只要能夠幫到其他的孩子,他也覺得很欣慰。
“雖然運營艱辛,但看到孩子們慢慢好起來,能夠開懷大笑,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徐維初表示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也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幫助,有更多人能理解自閉癥兒童,關注他們的成長。
感恩的心
“孩子會主動親我了”
身為自閉癥兒童的父親,他深知家庭教育對孩子康復的重要性,所以他規定家長必須陪同孩子一起上課,好讓他們知道怎么去引導孩子成長。同時,他也很理解家長們的心情,所以,徐維初還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駱女士是湖北人,是位單親媽媽。2012年7月,經朋友介紹,她把患有自閉癥的孩子送到了徐維初開辦的康復中心。她在康復中心附近租房子,上午陪孩子上課,中午到晚上都在華強北的小店里打工,晚上八點過后才能去接孩子回家。徐維初知道后,不但沒有趕孩子走,還堅持每個月為他們墊付300元。
對于徐維初,駱女士心懷充滿感激:“以前孩子會大小便失禁,但現在不會了。以前對我沒感覺,但現在他會主動抱我、親我。”
生活榜樣
他的雙胞胎兒子不幸患有自閉癥,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照顧,他放下了自己的事業,全心投入孩子的治療。
當他得知許多自閉癥家庭為給孩子治療傾其所有四處奔波時,他領著家人,傾其所有,創辦了一家康復中心,幫助自閉癥兒童康復。
他的名字叫徐維初,他被人親切地稱為“陽光爸爸”。
尋找生活家
你是不是一個愛生活、懂生活、享受生活,活得有意思的人?或者你身邊有沒有這樣把平凡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朋友熟人?
《生活家》尋找愛旅游、愛運動、愛健康、愛美食、愛時尚、愛購物、愛環保……的快樂達人。把你對生活的愛拿來與我們分享。一份快樂就會變成一城的快樂。
懂得享受生命,才能理解生活,就是出色的生活家。
投稿或提供線索:wbshenghuojia@126.com
編輯:梁碩芳
相關新聞
- 面對數十萬元化療費用缺口家人一籌莫展,同事及陌生人捐款5萬多元(13 15:59:07)
- 他獻血上百次救人 人們關愛患病的他(02 10:57:38)
- 用拓荒牛精神 開展青工公益(17 15:30:34)
- 記龍華新區公共文明促進會觀瀾分會會長李曉寶(10 15:22:18)
- 他為貧困地區捐建6所小學(09 1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