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6月制造業PMI報50.1%
一家汽車制造企業的工人在組裝生產汽車。 新華社資料圖片
新華社北京7月1日專電(記者華曄迪桑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數據,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來最低。
從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6月份各主要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進口、積壓訂單、采購量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落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其余指數降幅在1個百分點之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說,PMI指數回落,且主要指標普遍回落,表明未來經濟有一定下行壓力。穩增長的政策效果還在進一步顯現之中。綜合看,經濟增長仍然在趨穩過程中。
具體來看,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8.7%,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44.6%,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分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PMI指數高于50%,為50.4%;中、小型企業PMI指數低于50%,分別為49.8%和48.9%。調查還顯示,反映訂單不足、勞動力成本上漲、資金緊張的企業比重分別達到47.0%、45.4%和40.9%,環比分別上升4.3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
數據
解讀
穩中有憂:
經濟下行壓力凸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6月份制造業PMI回落,表明未來經濟有一定下行壓力。但PMI絕對值仍然在臨界點(50%)以上;1至5月份投資、消費增長大體平穩,剔除熱錢擾動因素出口實際增速也未大幅下滑;企業庫存水平是歷史低位,進一步下降空間有限。“穩增長的政策效果還在進一步顯現之中,經濟增長仍然在趨穩過程中。”張立群綜合各種因素得出判斷。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認為,PMI回落是因為中國經濟正處于調整階段,企業面臨市場、成本等各方面壓力。但PMI最近幾個月其實一直在波動中,而中國經濟7%到8%的增速也維持相當一段時間了,總體還是平穩的。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也認為,當前經濟仍然保持平穩增長的基本特征。從整個二季度看,各月PM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為50.5%,表明經濟整體運行平穩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化。
但應當承認,6月份PMI的回落確實比較明顯,暴露出的問題值得警惕。從構成PMI的五大分類指數看,6月份均出現回落。其中,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4%,回落1.4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指出,6月份生產指數高于新訂單指數1.6個百分點,供大于求的格局積累到現在造成市場偏弱的局面。當前經濟增長出現某種程度的穩中偏弱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產能過剩和產量釋放過快。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由于世界經濟仍在深度調整中,而國內需求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目前都缺乏新亮點,房地產調控也處于膠著狀態。在這種背景下,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階段,增速出現一定的回落是必然的。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尚未觸及底線,應該容忍增速的回落,著眼于推進中長期的改革和結構調整,但也要注意指標變化,防止經濟失速。貨幣政策方面在保持穩健基礎上對資金投放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強化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使目前不斷上揚的資金成本有所回落。
(據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新聞
分析
經濟增長穩中偏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說,PMI數據走勢一方面反映經濟仍然保持平穩增長基本特征,經濟整體運行平穩基本格局沒有變化,各項指數雖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也呈現出某些積極因素,比如社會庫存仍在繼續減少;購進價格指數持續低位,企業經營負擔明顯減輕。
另一方面,當前經濟增長也出現某種程度的穩中偏弱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產能過剩和產量釋放過快。今年以來生產指數一直高于新訂單指數,比如6月份生產指數為52%,高于新訂單指數1.6個百分點,供大于求的格局積累造成市場偏弱局面。在目前這種形勢下,穩增長要立足于控制產能過快釋放,保持供需基本均衡。
頗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一些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速:中金公司將二季度GDP預測從原先7.7%下調至7.5%,全年GDP增速預測從7.7%下調至7.4%;高盛將二季度GDP增速預測從7.8%下調至7.5%,并將2013年經濟增速預測從7.8%下調至7.4%;一直頗為看好中國經濟增長的渣打則是將全年經濟增速調降至7.7%。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分析說,中國的重心已從經濟增速調控轉向環境、金融風險、生產食品安全以及改革等結構性問題,短期內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盡管如此,新的改革舉措將會降低系統性風險并可能提高潛在經濟增速。
蔡進指出,當前經濟發展核心向發展民生轉變,經濟增長更加看重就業與收入增加,而不單純看速度。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更加注重于“調”字,更加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市場的問題讓市場解決。他建議,在科學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同時,要考慮通過簡政放權等改革措施,激發市場活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優化的市場環境。
(據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錢荒”影響尚未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引發市場震蕩的流動性緊張將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不過,在當日公布的6月份PMI指數及各分項指數中尚沒有得到體現。
“異常高的銀行間利率,將從多個渠道影響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經濟增長下行風險上升。”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分析說,銀行間市場利率持續上升將帶來經濟增長放緩壓力,但數量關系目前難以確定。
來自中金公司的分析說,目前社會融資增長較快,主要仍由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產推動,因此市場利率提高將導致下半年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增速顯著放緩,雖然一定程度上將會減輕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擠壓,但投資需求增長的放緩是大概率事件。
高盛資深經濟學家崔歷也認為,此次流動性緊張局面是在近幾個月十分迅速的信貸增長之后出現的,經濟增長受到的短期影響相對溫和,但是,隨著信貸狀況趨緊,投資增長放緩可能在明年更明顯;他并預計這將使未來兩年經濟增速累計降低70個基點。
(據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編輯:梁碩芳
相關新聞
- 《愛的訊號》七夕全國首發 萬里趙奕歡分享愛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發 走進萬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無悔援疆路,實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濟世無遐邇 德高有遠親(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樂無窮(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