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京擬在街道設老人精神慰藉“驛站”
北京市民政局正在起草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擬建保障“常回家看看”社會支撐和監督政策
新京報訊 昨日,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實施首日,如何落實“子女常回家看看父母”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焦點。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新聞發言人、主管老齡工作的副局長李紅兵表示,為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在起草修訂的《北京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有望將保障“常回家看望父母”的社會支撐和社會監督政策,作為細化、落實上位法的一個選項。
地方需建更完善社會監督體系
除了“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的條款備受關注,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李紅兵認為,在現實社會,要讓大多數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很大的中青年人,做到“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在地方搭建更完善的社會支撐和社會監督體系。
“例如,能否推出帶薪的探親假期,能否在買房時形成家庭養老支持?”李紅兵介紹,新加坡為鼓勵子女“常回家看看”,專門出臺政策,對那些購買、租賃與父母同一小區或同一單元房子的子女,會有價格上的優惠,政府會專門提供一筆補助。
過半數老人未與子女同住
據市民政局估計,在京約245萬戶籍老人中,超50%的老人沒與子女同住。
目前,市民政局計劃與衛生局、殘聯等部門聯手,建一個覆蓋全市老人的精神關懷體系,在街道(鄉鎮)設立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驛站”,與老齡協會相結合,輻射社區和村。“以前,子女的不孝和冷漠,老人多數憋在心里。今后,老人把子女的行為說出來,社區居委會、社會工作服務站,就會依法去督促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贍養人、扶養人不履行贍養、扶養義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贍養人所在單位應督促其履行。
■ 算賬
一則公益廣告曾經幫子女算過一筆賬,這輩子能在父母身邊多長時間:
你今年28歲,你父母60歲,中國人均壽命72歲;
如果你父母能活到80歲,你還能陪父母20年。
如果你每年回家1次,每次陪父母6天,每年能陪父母66小時;
20年×66小時/年=1320小時,1320小時÷24小時/天=55天
編輯:梁碩芳
相關新聞
- 《愛的訊號》七夕全國首發 萬里趙奕歡分享愛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發 走進萬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無悔援疆路,實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濟世無遐邇 德高有遠親(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樂無窮(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