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明辨是非】垃圾分類是個系統工程 沒有捷徑

2013-07-09  來源:晶報  【字號:  

  作為建設部的垃圾分類八個試點城市之一,深圳從2000年起開始嘗試垃圾分類,10多年過去垃圾分類成效并不明顯,有時還在原地調頭。

  筆者對垃圾分類的了解,是從2001年開始,那時剛到深圳,美麗的深南大道設置了整齊的是分類垃圾桶。可是幾年以后,這些分類垃圾桶又合二為一,重新回歸到一個大桶,讓我納悶良久。

  作為小區居民,我們都很自覺地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放入垃圾桶,但是經常看到我們的清潔工拿出一個大大的黑色垃圾袋,將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統統倒入其中,讓大家頗為無奈。

  為了盡一個普通深圳居民垃圾分類的義務,我開始在家中做好垃圾分類:報紙、塑料、鐵塊歸類放筐,一個月再叫樓下的廢品收購人員上樓,讓他們也來承擔一份垃圾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工作。這些分類的“垃圾”換來的紙鈔,除了購買每個月的垃圾袋費用外,還略有盈余,此后更樂此不疲,但是對于每天不斷產生的廚余垃圾,我卻一籌莫展。

  隨著人口的劇增,“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峻。2012年6月份,深圳垃圾產生量已達14400噸/日,比上一年增幅接近10%。按此增長趨勢,預計2015年可能突破17800噸/日。

  為了化解“垃圾圍城”困境,深圳也進行了垃圾分類的諸多嘗試與措施,設立了垃圾分類組織機構、及時配置收集容器、完善收運體系、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但都收效甚微。

  作為深圳市最大的居民小區之一,梅林一村從1998年第一期入伙以后,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管理,這一做法在當時比較超前。3年過后,由于資金原因、垃圾處理設備難以跟上需求,再加之居民配合力度不夠,最后垃圾分類一事不了了之。

  對于垃圾分類實施效果不明顯,有人認為是市民垃圾分類意識不高、垃圾分類的機制不完善、政府沒有及時有效解決垃圾分類運輸、垃圾處理設備不完善,等等。但是,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分類收集、垃圾分揀、分類利用和分類處置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失敗。而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是盯著一環而缺乏全局觀。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治療方案,顯然無法治愈一個“重病患者”。

  隨著廣州垃圾分類步伐提速,深圳對生活垃圾的強化處理管理也開始發力,日前成立的垃圾分類管理分類中心,將全面推行“定時定點相對集中投放”的垃圾投放方式。深圳今后還將借鑒臺灣臺北、新北兩市的做法,研究制訂垃圾費隨袋征收試點方案。

  可是,個人以為,這個捷徑未必有效,處理不當還有可能會產生“東施效顰”的后果。首先,臺北已在立法上確保了強制分類,垃圾隨袋計量,多產生垃圾多繳費,少產生少繳費,垃圾不分類就多繳費。臺北還有幾百名專門監督垃圾分類的便衣執法者,把垃圾分類和經濟效益、激勵機制掛鉤。

  深圳外來人口比較多且流動性較強,如果參照臺北等地的“按袋計量”的收費方式,一旦租住者搬離深圳,其產生留下的舊垃圾應該如何處理?讓新的租戶、住客去買單,顯然不大合適。另外,在社會誠信度不高時,再多的垃圾分類監督執法者也有可能會忙不過來。如果強行推廣,到時可能會出現“垃圾遍野”的“盛況”——不排除有市民會趁夜晚到外面偷偷丟棄垃圾。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深圳不妨先對試點社區進行自我完善與創新,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深圳自身的特點,來制定更合理的操作方式,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重蹈覆轍的風險。

編輯:梁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