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人大代表調研"電子書包"支持多過反對
2013-07-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大 中 小】
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教育專家現場為“電子書包”把脈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劉啟達實習生左蓓蓓)昨日下午,針對本報對福田推行“電子書包”引爭議的報道,市人大代表楊勤帶領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到福田區教育局進行專項調研,人大代表、教育專家、學校老師現場為“電子書包”把脈,調研過程中贊成與反對的聲音兼而有之,但支持聲音明顯多過反對。
支持 科技發展要支持教育改革
調研會上,福田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健對本報報道表示感謝,也對網友發出各種不同聲音表示理解與尊重。
張健在會上也回答了目前網友的幾個焦點問題:學生在校園隨意上網影響學習問題,表示“電子書包”使用只能與老師教學同步,老師對互聯網的接入有控制開關,只有教師打開時才能接入外網,其它時間只能作為教育輔導工具接入內網;對于面對電腦導致交流減少問題,表示交流只會增加得更多,課堂提問只能一問一答,而通過網絡可以形成一問多答,交流將變得更加有效。
楊勤另外一個身份是深圳最早一批信息化專家,他說:“人類的學習方式總是伴隨著科技發展而改變的,無線電、電視、手機的出現都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電子書包’是新技術在教育上的有效應用,它的出現將對中國傳統教育形成一種沖擊,比如‘分享教育’傳統教育就教得少,而‘電子書包’就加入了‘分享’概念,好的東西放在上面共享,困難的事情大家共同解決。”
深圳教育專家嵇成中在會上給代表們播放了美國電子教學視頻,視頻中老師的黑板已被大型觸摸屏取代,教師通過點擊完成各種板書任務,教學時隨時拉進各種圖片與互聯網資料,甚至通過同步視頻與外景老師對話;學生也通過“電子書包”快速完成橋梁模型設計,通過3D打印機打出橋梁模型部件進行現場裝配。
嵇成中說:“我們電子教學落后的其實不是一點點,無論你拒不拒絕,電子信息技術都在義無反顧地向教育無限靠攏。”
反對與質疑 要以孩子健康成長為前提
對“電子書包”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是福田區人大代表黎志海,他表示自己在很多發達國家都考察過,其中有很多國家都是反對小學生使用電子教具的。
黎志海表示:“反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我們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應該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前提。”
黎志海統計了他公司最近進出的39名實習生,發現有23人有近視,近視比例接近60%,孩子們呈現的健康情況很糟糕。
“電子產品的使用更會影響學生視力,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把學生健康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孩子18歲以前要盡可能地拒絕電子產品的使用,因為視距的中軸線沒有最后形成,如果健康沒了,一切都沒有了。”黎志海在會場成為唯一對“電子書包”堅決說“不”的人大代表。黎志海還對平板電腦的質量有質疑,他認為3C強制認證并不完全可靠,一些毒奶粉也是有強制認證的,但事后證明并不完全可靠。
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市人大代表韓金華也表示了同樣的擔心,她從醫學角度認為,“電子書包”會傷害學生視力,電腦輻射會影響身體健康。這些雖然目前沒有醫學結論,但一旦對孩子的傷害形成了,這個身體傷害將是無法彌補的。
福田區人大代表劉霞建議,福田區教育局在試點過程中對孩子的視力進行跟蹤,一切要以孩子的健康為重。
當日,張健對調研代表表示,今年9月將開放“電子書包”試點學校,邀請人大代表、學生家長與熱心人士現場觀摩,學校的教學內容將是完全開放的,同時也歡迎媒體跟蹤報道。
短評
公開討論尋求教育共識的積極意義
尹傳剛
目前,“電子書包”是否推廣雖尚無定論,但這種充分尊重各方意見、以公開討論尋求教育共識的做法值得肯定。
面對這一教學領域的新生事物,愛子心切又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帶有種種疑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家長的擔憂肯定有其道理,但有些擔憂可能是因雙方之間溝通不暢所致。面對質疑,福田區教育局表示,將在試點學校舉行公開課,若家長、教師不支持,就會暫緩項目的試驗。這種做法即是以坦誠之心,與家長和社會公眾進行交流,釋疑之外,更重在征求各方意見。
對于在教與學過程中的感受和效果,使用者最有發言權,他們的意見必須被尊重。市、區多名人大代表和相關專家等已開始對“電子書包”進行專項調研,了解各方意愿和訴求。福田區教育局在是否推廣“電子書包”上采取家長同意、學生自愿參加的方式,也正是對民意的呼應。
新生事物在發展之初,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待完善的地方,相關部門若閉門決策、悶頭推行,則不僅會遭遇阻力,其間的偏弊也不會得到很好地補救。因此,在進行公共決策時,要向公眾作出解釋,讓大家參與進來,在廣開言路中集納智慧,在公開和民主討論中形成共識,這無疑是雙贏之舉。
編輯:梁碩芳
相關新聞
- 《愛的訊號》七夕全國首發 萬里趙奕歡分享愛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發 走進萬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無悔援疆路,實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濟世無遐邇 德高有遠親(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樂無窮(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