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怎樣煉成“搶手”畢業生?

2013-07-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深圳大學生就業 專題報道之 2

  怎樣煉成“搶手”畢業生?

  深圳高校通過改革專業設置、加強校企合作等方式力促學子就業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洲璐 秦小艷

  記者在采訪一些很“搶手”的深圳畢業生時,發現他們的身后,學校提供的各類促進就業的“平臺”功不可沒。為幫助學子們順利就業,深圳高校“各顯神通”,通過改革專業設置,加強校企合作等方式,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用人單位向他們敞開就業大門。

  復合專業 擇業面更廣

  在去年底深職院舉行的一場招聘會上,負責寶馬汽車銷售、售后等業務的寶創南山分公司收到200多份簡歷,汽車學院畢業生崔影周成為為數不多的被錄用者之一。這份不錯的工作引起很多同學的“羨慕嫉妒恨”。

  “我的幸運與學校的專業設置有很直接的關系。”崔影周笑言,大學三年,他面臨兩次專業選擇,大一時,全院480多名學生不分專業在一起上理論大課,大二時,他們被分為汽車營銷、汽車應用技術等5個主修專業,他選了汽車營銷專業。大三又有輔修拓展專業選擇,專業設置更有針對性,直指就業,他選了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專業。“主修專業讓我全面系統地了解這個領域,輔修專業則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他說,上輔修課時實操機會很多,他對汽車的結構有了細致的了解,大到破舊車如何定損,小到汽車一個小零件在哪都了如指掌。這樣全面綜合的能力自然受到“東家”的歡迎。

  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與就業對口率?深職院設計了“主干專業”與“拓展專業”相疊加的復合式專業平臺,每個學生除要修一門主干專業外,必須學習一門拓展專業。“這樣的專業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專業能力,職業變遷能力、社會普適能力和創業創新能力。某種程度上看,學生就業選擇的面更廣了。”汽車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校企合作 與企業提前磨合

  去年底,深大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大四學生石子仝在“專題設計”課作業宣講會上展示自己的作業成果——一個關于獨立設計品牌服裝陳列的調研,面對臺下多位知名服裝企業的老總,她從容自信的表述,展示了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當時便立即被深圳歌力思服飾公司陳列部負責人相中,獲得為期一月的實習機會,最終通過考核留下來。

  “近年來,作為校企長期緊密合作的成果,作業宣講會、畢業作品秀大大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吳洪對記者說。

  把企業的設計需求融入教學大綱,將設計課程的教學地點延伸到企業的設計部門和展廳,邀請設計企業老總和著名設計師到課堂對學生作品進行一一點評……吳洪說,多年的“校企合作”目的在于讓學生盡早明確就業方向,提前學生對企業的磨合期。

  如何增強校企合作?吳洪認為,讓課堂走進企業,使學生了解企業的需求,同時讓企業走進課堂,讓學生完成企業的“課題”,為理論教學提供更多豐富的案例。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設計?需要怎樣的設計人才?該企業的設計產品的風格特征、銷售環境如何?這些問題我們都希望學生通過實踐,能盡早地去認識、了解和思考,找工作時就自然事半功倍。”吳洪說。

  多元平臺 讓“藝”更精

  “以我的求職經驗來看,筆試和面試都體現出對學生有想法、創意、執行力以及完整項目經歷的要求,這些能力和經驗我在開展社團活動中獲得不少,所以每次面試我都會提到我是如何把《南燕新青年》這本雜志辦起來的。”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傳播學專業畢業生、南燕新聞社原社長、目前入職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孫楚原對記者說。

  除了辦雜志,提出“校園全媒體”的孫楚原在擔任社長期間還開過網站、辦過電視臺,辦了一份中文報和一份英文報、出了一本散文集以及舉辦過幾期沙龍。孫楚原說,自己在找工作的道路上一帆風順,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自己豐富的社團經歷,而這些經歷的獲取與學校的支持與鼓勵有很大關系。

  北大深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鼓勵傳播學院學生更好地鍛煉動手能力,學院鼓勵他們創辦各種媒體形式,從南燕新聞社、院電視臺,到各種雜志,新媒體,各種媒體形式應有盡有,這些都是學生最好的實操平臺。大部分傳播學院學生都是這些媒體的骨干力量,學校為他們提供經費、器材等方面的保障,還為他們“報料”,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上都是他們專業又活躍的身影,而從這里走出去的畢業生通常都很“搶手”,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編輯:梁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