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汽車停駛獎勵辦法年內出臺

2013-07-26  來源:深圳晚報  【字號:  

深圳晚報記者 王在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實習生 陳珠玲

  目前,我市軌道三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施工,全市早晚高峰時段熱點片區、路段和關口的交通擁堵狀況日趨嚴重,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昨天下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市公安局交警局、市人居環境委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深圳市近期交通擁堵綜合治理總體工作方案》。今年下半年將立即實施治堵“25條”,力求年內見效。

  此外,未來1~2年內,我市還將持續研究并逐步推出治理交通擁堵20條具體措施。其中包括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時段對進入特定區域(如中心城區)、路段(如二線關)車輛征收“擁堵費”或限行的可行性。

  機動車保有量超241萬輛

  據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我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41萬輛,預計今年年底將突破250萬輛。從持續的道路交通指數分析來看,目前全市域范圍內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車速為30~28公里/小時,其中中心城區早晚高峰車速為32~26公里/小時,處于基本暢通和緩行狀態。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保持較好水平,但近年來擁堵加劇的趨勢十分明顯。

  早晚高峰時段最堵

  我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點主要發生在早晚高峰時段的梅林關、南頭關、布吉關和濱河大道雙向、北環大道西行路段以及泥崗路、紅嶺路、南海大道、深南路等干線道路的局部路段,主要的交通擁堵片區是華強北、車公廟、園嶺、八卦嶺、紅嶺、南油等地區。各二線關路段的早晚高峰交通擁堵影響面最大,且具有明顯的“潮汐”特征。同時,原特區外各組團中心也是交通較為擁堵的地區。其中,在軌道三期工程的全面啟動施工后,八卦嶺、皇崗口岸、上下沙、車公廟、益田等片區的交通擁堵明顯增加。

  違法停車加劇道路擁堵

  根據市交通部門分析,我市現狀交通擁堵一部分是由于路網結構等硬件方面原因造成的,如高峰時段原二線關口、主要道路通道上供需矛盾造成的擁堵,需采取長效改善措施,持續加大交通供應和優化交通組織布局進行緩解。從持續的交通監測和媒體、市民反饋意見的情況看,另一部分交通擁堵是由于交通秩序和管理等軟件方面原因造成的,如隨意變道、違法停車、違規占道施工等。

  點睛

  ●在城市中心區或次中心區設定交通嚴管區,在交通繁忙路段設定交通嚴管路。

  ●2015年7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區域對黃標車實施全時段限行。

  ●統籌考慮路內和路外停車收費標準之間的關系,抓緊完成全市停車收費聯網軟件系統開發建設等準備工作。

  ●年內研究出臺停駛獎勵政策及辦法,根據停駛時間對保險費率進行降費調整。

  ●研究在地鐵早高峰前一個小時票價優惠的可行性。

  嚴格交通管理

  解讀1

  1.設定交通嚴管區和嚴管路

  【解讀】在城市中心區或次中心區設定交通嚴管區,在交通繁忙路段設定交通嚴管路,加強對隨意變道、違法停車等的查處和執法。

  2.加快機動車輛更新淘汰

  【解讀】加強機動車報廢注銷。對符合報廢條件的車輛實行注銷和強制報廢。對于應辦理機動車注銷登記而未辦理的,不予辦理其新購置機動車注冊、轉移登記及駕駛證業務。

  擴大黃標車限行范圍。從2013年7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區域對所有黃標車實施單雙號限行;2015年7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區域對黃標車實施全時段限行。

  加快淘汰公務黃標車。研究制定公務黃標車淘汰工作方案,淘汰所有財政供養的公務黃標車。

  3.強化“禁摩限電”管理

  【解讀】進一步擴大電動自行車限行區域,尤其是擴大原特區外限行區域。下半年開展為期100天的“禁摩限電”專項整治行動,改善道路交通秩序。

  4.加大泥頭車管理力度

  【解讀】嚴查沒有“兩牌兩證”的泥頭車和駕駛員,以及“兩點一線”(工地、受納場和運輸路線)的無資質泥頭車、駕駛員。

  5.干道拖車動態值守

  【解讀】在北環大道、濱海大道、梅林關、布吉關等主要交通走廊和節點,安排固定拖車動態值守,及時響應和處理公交車、貨車等大型車輛引起的交通事故。

  6.輕微事故快處快賠快撤

  【解讀】對涉及公交車、出租車的輕微事故中不采用快處方法及時撤離事故現場造成交通堵塞的責任人處以500元罰款。

  7.限制高峰時段上路作業

  【解讀】道路養護、保潔、澆花、綠化修剪、灑水、燃氣、水電管線作業(搶修除外)等車輛和人員避免在早晚高峰時段上路作業。

  8.實施占道施工掛牌管理

  【解讀】全面排查占道施工工地,要求掛牌公示施工信息、管理員聯系電話,明確占道范圍、占道時間,接受市民監督投訴,定期曝光公布違規施工行為。

  9. 鼓勵市民參與監督

  【解讀】鼓勵市民提供各類涉嫌交通違法行為的線索,交通肇事逃逸車輛信息等,舉報假牌、套牌、無牌等各類違法行為。

  解讀2

  優先發展公交

  10.加強公交專用道建設

  【解讀】2013年年底前建設完成100公里公交專用道。在全市公交車輛上安裝GPS設備,應用公交專用道車載違法抓拍管理系統。建設全市統一的出租車科技電召平臺。

  11.升級改造公交站臺

  【解讀】2013年年底前對寶安、龍崗片區的100個公交站臺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全市升級改造公交停靠站300座,建設500座簡易公交停靠點。

  12.優化調整公交線網

  【解讀】2013年11月底前,新增調整公交線路90條。年底前開通一批社區微循環小支線巴士,試點開行商務快巴,將原特區外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提高至91%。

  13.新建公交首末站

  【解讀】2013年年底前,建成鹽保北區、大望新田、別墅路、碧嶺等4個公交首末站,開工建設大寶北路、白石廈、塘下沖、越華工業園、上橫朗新村等5個公交首末站。

  14.試行改善地鐵高峰擁堵措施

  【解讀】研究在地鐵早高峰前一個小時票價優惠的可行性。通過“大小交路”、加密班次等措施提高高峰時段軌道服務能力。

  15.允許中型客車使用公交專用道

  【解讀】高峰時段允許載人中型客車(黃牌)使用公交專用道,鼓勵機關和單位開通上下班通勤班車。

  解讀3

  挖掘設施潛力

  16.打通斷頭路

  【解讀】全年打通民清路、海月路南段、東海四街延長段等34條斷頭路。

  17.開展交通改善工程項目

  【解讀】2013年年底前,完成竹子林東、清水河、南油、沙井中心等片區共85個交通改善工程項目。

  18.消除綠化對交通影響

  【解讀】針對道路標志牌被植被遮擋問題開展全市排查,及時消除路邊、路中綠化對路口行車安全視距、交通標志的影響。

  19.改善道路排水系統

  【解讀】建立水務、交通、交警、城管、區政府等部門的聯動和責任機制。2013年10月前完成易淹點路段排水系統安全隱患排查,排水管網運營企業暴雨時對重點路段進行專人值守。年底前針對排查出的重點路段進行排水系統清疏和改造。

  解讀4

  引導車輛使用

  20.推進路內路外停車收費調整

  【解讀】繼續深化論證停車政策方案,統籌考慮路內和路外停車收費標準之間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調價機制,抓緊完成全市停車收費聯網軟件系統開發建設等準備工作。

  21.改善東部地區節假日交通

  【解讀】節假日雙休日等旅游交通高峰期,在東部地區靈活采取停車位總量控制等交通管理措施,提高配套公交供應和換乘便利性。

  22.應用交通新科技

  【解讀】建設完善寶安、龍崗、光明、坪山、龍華、大鵬等六區(新區)道路網絡交通監控系統,建設完善信號燈和高清電子警察等設施。擴大干線誘導、停車誘導系統覆蓋范圍,完善深南大道、北環大道、濱海(河)大道、南海大道等干線道路誘導信息牌,研究在福田中心區等公共停車設施集中地區建設停車誘導系統。

  23.出臺停駛獎勵辦法

  【解讀】宣傳倡導綠色出行。倡導市民參與“停用少用、綠色出行”活動,開展綠色出行主題活動。鼓勵公職人員帶頭申報“每周工作日停駛一天”。

  出臺停駛獎勵辦法。年內研究出臺停駛獎勵政策及辦法,根據停駛時間對保險費率進行降費調整。研究發放“深圳通”補助、授予綠色出行榮譽稱號等獎勵措施和辦法。

  24.加大公共自行車投放

  【解讀】2013年底前完成1萬輛公共自行車投放,加快推進各區自行車專用道和配套設施建設。

  25.強化機動車出行管理

  【解讀】在軌道、公交發達地區舉辦的大型賽事和活動,主辦方不提供小汽車停車位,并要主動做好公交配套預案(商業性質賽事和活動由主辦方購買服務)。

編輯:梁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