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路邊停車收費力爭年底試點,不用咪表 中心區二線關或先試點征收擁堵費
年底前要試點路內和路外停車收費,并將不再采用傳統咪表收費方式,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時段對進入特定區域(如中心城區)、路段(如二線關)車輛征收“擁堵費”或限行的可行性,這是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深圳市近期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會上,市交委公布了我市今年下半年將要立即實施的25條治堵措施,并力求年內見效。并提前發布2014-2015年交通擁堵治理20條措施。
鼓勵公職人員帶頭停駛
記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治堵的25條措施中亮點多多,比如在城市中心區或次中心區設定交通嚴管區,在交通繁忙路段設定交通嚴管路,加快機動車輛更新淘汰,開展為期100天的“禁摩限電”專項整治行動,嚴查沒有“兩牌兩證”的泥頭車和駕駛員,以及“兩點一線”(工地、受納場和運輸路線)的無資質泥頭車、駕駛員。實行輕微事故公交車、出租車“快處快賠快撤”。
隨著車輛的不斷增加,深圳城市道路擁堵日益加劇。
宣傳倡導綠色出行,鼓勵公職人員帶頭申報“每周工作日停駛一天”。年內研究出臺停駛獎勵政策及辦法,根據停駛時間對保險費率進行降費調整。研究發放“深圳通”補助、授予綠色出行榮譽稱號等獎勵措施和辦法。
研究在地鐵早高峰前一個小時票價優惠的可行性。通過“大小交路”、加密班次等措施進一步提高高峰時段軌道服務能力。打通民清路、海月路南段、東海四街延長段等34條斷頭路。完成竹子林東、清水河、南油、沙井中心等片區共85個交通改善工程項目。
建立水務、交通、交警、城管、區政府等部門的聯動和責任機制。10月前完成易淹點路段排水系統安全隱患排查,排水管網運營企業暴雨時對重點路段進行專人值守。年底前針對排查出的重點路段進行排水系統清疏和改造。
棄用咪表
歷史欠賬“仍在研究”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將繼續深化論證停車政策方案,其中,路邊收費方式將不再采用傳統的咪表模式,目前有幾種先進的收費方式在比對,其中包括RFID讀卡技術設備,力圖抓緊完成全市停車收費聯網軟件系統開發建設等準備工作。
路邊停車要收費了,車主再不能隨便停車了。
記者了解到,RFID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具有IC卡技術保密性高的優點。
那么不再啟用咪表收費,早在十多年前實行的路邊咪表收費,后因故取消而導致的“歷史欠賬”問題如何處理?對此,市交委表示:仍在研究。
路內和路外收費
將建立調價機制
路內和路外收費的調整問題備受關注。市交委負責人介紹,路內停車收費是行政性收費,將來由道路收費中心來進行管理;路外停車收費包含停車場交通調節費,這個也屬于行政性收費。調整方案將由政府主導,停車價格收費標準還需要與省里的物價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溝通。但是現有的停車場收費不會有變。
那么行政性收費會召開聽證會嗎?對此市交委表示,會按照相關程序做,具體意見還沒有確定。收費以政府為主導,將停車場多收益的費用上繳市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項發展公共交通,更多地體現交通公平性,費用收支情況應定期向社會公布。
收費的具體數額,市交委表示:將統籌考慮路內和路外停車收費標準之間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調價機制,屆時,收費的標準是高了還是低了,將受聯動的調價機制調配,這些工作都在今年下半年會完成。
白天對工作地路外停車場
收取交通調節費
今年2月份,市交委出臺了停車收費新政,路內停車收費有兩種,A方案(交通方式轉移方案)只要開車就收費,即維持住宅類停車收費標準不變,提高住宅類臨時停車收費標準,最高收費為190元/天。B
方案(鼓勵錯峰出行方案)則維持路外停車收費現行標準不變(一類區域全天最高60元),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針對出停車場的小汽車按次加收路外停車場調節費,早晚高峰時段定為7:15~9:15和17:15~19:15。以一類區域為例,在交通最擁堵的早上7:45~8:45和晚上17:45~18:45每次收費20元;其余高峰征收時段每次收費10元。
昨日市交委透露,目前仍在對年初發布的停車收費政策進行優化,不考慮價格上限,而是加收由政府主導的調節費,即:在白天時間段,對工作地路外停車場收取交通調節費,此舉旨在減少路邊停車,鼓勵市民盡量搭乘公交。
據悉,最終方案力爭在下半年推出,年底前形成試點。屆時,試點的片區可能會從最擁堵的南山、福田南和竹子林片區開始。
添“堵”兩因素
1 路網結構等硬件方面原因。
如高峰時段原二線關口、主要道路通道上供需矛盾造成的擁堵,需采取長效改善措施,持續加大交通供應和優化交通組織布局進行緩解。
2 交通秩序和管理等軟件方面原因。
如隨意變道、違法停車、違規占道施工等,嚴重影響正常的行車效率。
□數據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41萬輛,預計今年底將突破250萬輛,全市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車速為28-30公里/小時,處于基本暢通和緩行狀態,擁堵加劇的趨勢十分明顯。
□熱點
擁堵費呼之欲出,明后年試征
《2014-2015年交通擁堵治理20條措施》中提出,研究明后年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試行征收“擁堵費”。
擁堵費曾因
各方爭議聲大未成行
深圳是否征收“交通擁堵費”?市民和輿論一直都很關心。昨日深圳市交委發言人徐忠平在會上表示:“與國內幾大城市不同,深圳沒有提出限購小汽車的思路。因此,這次提出了‘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時段對進入特定區域(如中心城區)、路段(如二線關)車輛征收‘擁堵費’或限行的可行性’,征收交通擁堵費也是治堵的一種方式。”
其實,深圳相關部門,近年一直對此有研究和意向。例如,去年3月4日,深圳市交警局曾明確表示,在公共交通網絡完善后,深圳中心區擬收取擁堵費。市交警局發言人當時說,地鐵三期完工后,深圳公交網絡完善后,打算在中心區收取擁堵費,增加汽車使用費用,從而減少市民開車的次數。
然而,因為各方爭議聲音太大,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所以一直未能進行試點。
正組織開展特定區域
特定時間征收“擁堵費”
據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深圳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41萬輛,預計今年底將突破250萬輛大關,城市車輛密度遠遠超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的車輛密度。可以說,深圳交通問題已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深圳市交委昨日也表示:深圳交通發展正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征收交通擁堵費也是治堵的一個選項。
該委明確表示,目前正組織開展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征收“擁堵費”方面的研究工作,該項研究工作將為下階段開展征收市區擁堵費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擬推動車位產權化管理
在昨日新聞發布會上推出的《2014-2015年交通擁堵治理20條措施》中,還提出:開展《深圳市區分所有建筑物停車位出讓轉讓辦法》研究,推動停車位產權化管理。
對此,深圳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對停車資源進行管理,需要產權化,這是一個基礎性工作。市規劃國土委也在啟動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停車位的產權問題比較復雜。停車位確權之后,我們或許可以借鑒日本東京的做法,在人們購買私家車的時候,先看其是否有自備的停車位,從而制定一些購車的門檻。當然,目前還只是處于研究階段。”
如果要收取交通擁堵費,首先要給市民提供一個人們愿意選擇、能夠替代開車進城的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因為,收取交通擁堵費要建立在擁有高度便捷的城市公交系統的基礎之上。”
——知名網友諶毅兵
“征收擁堵費需要較強的技術支撐,例如新加坡就是采用電子收費的方式,如果車輛特定時間駛進特定區域,電子眼掃到之后,就自動扣款。這樣一來,又涉及到成本問題,給每輛機動車加裝自動扣款系統,相關費用由誰來承擔?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征收‘擁堵費’,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嘗試。不過,事先一定要廣泛征集民意,不能盲目出臺政策。治堵也不是只有征收‘擁堵費’一種辦法,還有其他的方式,例如現行的提高停車費、單雙號限行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堵車本身也會抑制車輛的過快增長。”
——市人大代表張學虎
“公交和地鐵都擠不上去,我只能選擇開車上班。不然怎么辦?我要上班啊。公共交通擠不上去啊。只有綜合治理才能解決問題,通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以及合理調節城市工作區域,才能真正緩解擁堵。”
——網友“were”
□關注
大鵬限行不會推廣到全市
問:大鵬限行政策會繼續實施嗎?
答:大鵬單雙號限行是為了減少該片區暑期期間的擁堵,目前一個月的征求意見時間截止。13和14日的測試也是征求意見的具體措施,達到預期目的。
但是當地居民意見比較大,尤其是經商的個體戶,認為影響了他們的經營。我們會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并且尊重他們的意見,考慮什么時候可以實施。此舉不會推廣到全市。
問:深圳市交委的智能數據庫與深圳市交警的數據系統有什么區別?
答:市交委和市交警是根據不同需要對采集數據進行綜合應用,兩個智能數據系統既有分工又有重合,目前正在拓展使用功能,最后希望達到數據共享。市交警的數據系統相對微觀,側重監測交通秩序、路面交通監測、實時跟蹤和調試;市交委的是包括海陸空高速公路的綜合交通設施的使用,24小時車輛監控,應急狀態的處理。
問:交委此前出臺的治堵“24策”中提出要加大停車場供應,現在又要研究控制交通停車位,兩者是否矛盾?
答:兩者并不矛盾。現在的汽車擁有量在增加,按照原來機動車的停車需求來說,規范的停車位肯定是不夠的,尤其是一些老的住宅小區。深圳不計劃限購,使用汽車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我們要提升的是住宅區目前緊張的停車位,所以這個收費不會提升。
現在所說的限制停車位,是針對城市就業集中地區,我們希望保持適度的停車位,甚至減少,鼓勵大家少開車上下班。對于一些老住宅區要建停車位的難題,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
編輯:梁碩芳
相關新聞
- 《愛的訊號》七夕全國首發 萬里趙奕歡分享愛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發 走進萬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無悔援疆路,實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濟世無遐邇 德高有遠親(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樂無窮(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