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第二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主題演講會開幕
2013-09-22 來源:深圳市關愛辦 【字號:大 中 小】




9月21日,第二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主題演講會“化蝶,人生的公益蛻變”亮相深圳會展中心5樓茉莉廳。本次主題演講由深圳市關愛行動組委會辦公室和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主辦,零點青年公益創業發展中心承辦。作為慈展會首日的重頭戲,演講以“化蝶,人生的公益蛻變”為主題,為本次慈展會向業界和公眾傳遞出更有價值的聲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主題演講會上,知名獨立媒體人、央視策略顧問袁岳,免費午餐等公益項目的發起人鄧飛、邦德教育CEO周寶林等創新公益行動者,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媒體人丁時照、楊瑩、王劍鋒講述公益經歷中因為公益實踐對人生帶來的成長故事,給到場青年以方向啟發和鼓勵;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人物”李敢、廣州顆粒公益創始人顧源源、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秘書長詹育鋒等優秀公益青年進行主題分享,展示青年行動的力量。每位嘉賓通過“15分鐘演講+5分鐘互動”的形式,向現場350位來自全國各地懷有夢想、踐行公益的青年分享自己在人生路上與公益的交集和因此實現的人生成長,向青年人展示行動的力量。
用創業家的精神做公益
“很多人把公益單純理解為一項公共事業,很多公益項目的發起人其實只是把公益當作副業操作,但是我在做黑蘋果青年項目的過程中,發現要把一個公益項目成功運作,必須有創業精神。”零點青年公益創業發展中心理事長袁岳認為,公益作為一種服務,發起這項服務的公益機構領導者,要用創業者的精神來經營這一事業。
近兩年,黑蘋果青年在全國扶持了約160支公益團隊,發展了800余名公益領頭人和積極份子。這些草根的大學生和白領,在自己關注的領域中,已經做出了切身可感的社會改變。
在公益創業路上,著名調查記者、“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也坦言,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是社會問題的解決者,青年們在面對社會問題時,不應該只想到依靠什么力量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自己能夠為解決這個問題做些什么。
“做公益人士比做調查記者更辛苦,中國不缺少寫字的人,缺少行動者?!编囷w說,“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國家兒童福利保障體系。”
公益,我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
除了社會公益名人,許多資深媒體人在探討公益話題時候,也表達了自身見解。深圳特區報品牌部主任王劍峰認為,自己從參與“帶一個孩子出山來”這項公益活動之后,發現公益事業不僅可以感染自己,更能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公益的魅力。
“公益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每個人隨時、隨刻都可以做公益”。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主持人楊瑩一語道破了公益事業的本質,她因為媒體工作的原因接觸到了公益項目。漸漸地她發現,將公益心態融入到自己的個人工作和生活中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可以做公益”楊瑩說。
在演講中一些嘉賓表示,公益不僅僅存在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有時候一個公益項目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軌跡?!拔冶緛硎且幻b學院的藝術生,卻因為公益轉型成為一個中國本土環保組織的負責人,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對我的價值觀形成和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秘書長詹育鋒說,我將用一生時間投身公益項目。
用真情溫暖公益之路
有著16年義工經驗的深圳海關星聆熱線、星澤心里工作室負責人李敢,在公益到路上屢受磨難。李敢從成為無償獻血自愿服務隊的一員開始,自費開設了“星澤心理工作室”,組建了“星聆熱線”,先后服務近2000人次,挽回7名企圖輕生者的生命。汶川大地震后,他告別懷孕7個月的妻子,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在自己的孩子不幸夭折后,李敢化悲痛為力量,開辦了全國第一條“失獨家庭關愛熱線”。
李敢說:“在我的生活中,經常遭遇不幸,但我要像自己的名字那樣,勇敢超越不幸,并從中得到心靈的升華?!?/p>
除了他們,也有人用自己的鏡頭去記錄他人的公益故事,廣州顆粒公益傳播發展中心執行秘書長顧源源就一直秉持著這個態度,“‘顆?!辉~代表我們希望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以每一個人的行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顆粒公益正在努力用視覺的力量助益公益成長,促進草根組織的不斷發展。
在演講會現場,除了這些感人的故事之外,為自己家鄉捐獻希望小學的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丁時照,身患重病卻仍熱心公益的邦德教育CEO周保林也為大家傳遞了投身公益事業的正能量。編輯:李桂瑜
相關新聞
- 深圳“募師支教”5名志愿者赴藏支教(08 17:06:54)
- 深圳關愛熱線88885200全新上線(28 11:11:52)
- 致敬這座城的真情和大愛(28 11:11:07)
- 步步行善新年公益行動(30 15:20:32)
- 2015中國公益映像節頒獎典禮舉行(28 1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