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社工辦創“益”公社 援助殘疾人做手工
2016-08-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大 中 小】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伍春艷
昨天,光明新區新羌社區數十名殘疾人朋友齊聚社區,在社工的帶領下,他們開始做健身球、舞蹈等訓練。對于新羌社區的16名殘疾人來說,新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成了他們的另一個“家”,而北斗駐新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社工則是他們親密的“家人”。
在社工的幫忙下,熱愛做手工的殘疾人朋友掌握了多種手工藝技能,并找到了手工藝品銷售渠道。“特別感謝社工辦的創‘益’公社,讓我們殘疾人朋友有了一個做手工的平臺,讓我們實現創收。”殘疾人劉世英說。
愛做手工卻缺銷售渠道
據北斗駐新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社工王莉介紹,社工在進行殘疾人服務和走訪殘疾人家庭時了解到,新羌社區大部分殘疾人都沒有固定工作,他們的生活較為拮據。同時,社工發現殘疾人對手工藝品制作非常感興趣。
“我們發現,殘疾人手工制作存在一些問題,如手工藝的種類較少、掌握手工藝技能的人較少、手工藝作品較為零散,不成體系和規模、欠缺手工藝作品的銷售途徑等。”王莉表示,社工開始主動鏈接社區資源,幫助殘疾人朋友實現創收。
社工創平臺援助殘疾人
今年年初,在新羌社區基金會資助下,北斗駐新羌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社工成立創“益”公社平臺,以“社工+殘疾人”的形式帶動社區殘疾人參與手工藝技能學習、制作和開發手工藝品,并開發銷售渠道,提高手工藝品的售賣率,促進社區殘疾人增能創收。
與此同時,社工還注重培養掌握手工藝技能的殘疾人骨干,提高殘疾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實現“殘疾人骨干+殘疾人會員”的管理模式,推動創益公社的自我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劉世英就是一名骨干級成員,48歲的劉世英是視力四級殘疾人。“剛開始做手工串珠時,我覺得很難,在社工幫助下,我學會了串珠,還可以教其他殘疾人做手工了。”劉世英表示,她會將手工作品贈送給愛心人士,也會用于義賣幫助其他的弱勢群體。
據了解,通過創“益”公社殘疾人手工援助平臺,新羌社區殘疾人學會了串珠紙巾盒、發財樹、鉆石畫等手工技能,目前已經售出了200多件產品。“當我親手將自己串好的作品,送到愛心買家手上時,特別開心!我也可以通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劉世英說。
編輯:張可昕
相關新聞
- 致敬關愛,致敬這樣一張城市通行證(29 11:36:47)
- 大愛深圳 心暖花開(29 11:32:30)
- 為關愛行動 插上創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關愛行動先進個人、集體和優秀項目名單(29 11:25:36)
- 深圳關愛行動系列推選出爐尹燁等獲評“十佳愛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