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讓公益陪伴兒童成長

2016-11-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讓兒童在公益中成長,孩子們在上“潛愛課堂”。

?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盛佳婉 文/圖

做公益要從娃娃抓起是不少家長的共識。讓孩子從小參與公益,不僅能在他們心中種下分享與愛的種子,還能讓他們接觸社會、鍛煉自己,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在深圳這塊公益熱土上,有哪些適合孩子們參與的公益項目呢?

公共服務類:到博物館做暑期小講解員

近年來,每年暑假,深圳博物館都會招募暑期小講解員,9—15歲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經過招募、面試篩選出七八十名小講解員,博物館對他們進行在為期10天的培訓。在培訓期間,相關專家和老師不僅為學員講授如何做好小講解員、小主持人,而且還分專題系統介紹了深圳的地方歷史、民俗文化、草原野生動物等知識。在集中的課程學習后,博物館安排專職講解員對學員們進行了一對一的專業輔導,讓大家學會綜合使用語言、眼神、面部表情、手勢等準確生動地講解展覽,主持活動。

培訓完到暑假結束,深圳博物館在每個開放日都安排小講解員專場講解活動,觀眾可以到博物館體驗小朋友們專業的講解服務。這既可以鍛煉孩子們自己的能力,又培養了孩子們的公共服務意識。

藝術類:探訪大山深處的美麗歌聲

深圳的孩子不該只有眼前的作業,還該有遠方的藝術和彩虹。記者了解到,松禾成長關愛基金會有一個“飛越彩虹”項目,在少數民族聚集的田間巷弄尋找民族音樂傳承人,支持他們在當地組建起童聲合唱團,讓少數民族的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獨特魅力,并傳承民族文化。

為了讓更多人發現多元民族文化之美,2013年底開始,“飛越彩虹”新增了四季彩虹公益行項目,組織對少數民族文化好奇或熱愛的人,帶上孩子,到民族地區體驗鮮活動人的民族文化,為當地合唱團所在學校帶去公益課堂,和少數民族的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

環保類:走進自然課堂,與自然和諧相處

自然教育可以讓孩子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孩子們的生態保護意識。記者了解到,這兩年,深圳的自然教育課堂悄然興起。從去年6月起,潛愛大鵬保育站開始開門迎客。兒童們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潛愛課堂”,踏上沙灘,坐船出海。用有趣的互動讓海洋環保的公眾教育深入人心。

在潛愛手工坊,學員們可以用五顏六色的橡皮泥制作自己心中最美的海洋生物:藍鯨、魔鬼魚、珊瑚;觀珊瑚,近距離的看見水面之下的珊瑚寶寶長勢如何,普及了海洋救生知識和海洋豐富的物種;走沙灘,親眼觀察、觸摸到貝殼等生物,體驗鮮活的海洋生物保育知識,了解到人類與海洋是命運共同體。

去年11月,深圳灣公園自然教育中心揭牌開課,并免費向市民開放。深圳灣公園以濱海濕地和遷徙候鳥為主題,開放系列課程。紅樹林基金會進駐自然教育中心,每天都有兩個時間段免費向熱愛自然的公眾開放參觀、導覽,是帶著孩子去接受自然教育的好去處。

社區類:豐富多彩的活動

社區是孩子們的主要活動場所。而每個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都有專門針對孩子們參與的公益活動。近日來,水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小義工講堂活動,通過知識的講解,向小義工傳達了“助人自助”的理念,動員他們自我服務、服務他人;深圳市升陽升社會工作服務社駐平湖禁毒社工走進白坭坑社區,組織社區小義工向社區居民開展以“禁絕毒品靠大家,不讓毒品進我家”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橫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社區開展“巧手家庭,變廢為寶”親子手工活動,吸引了22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各個黨群服務中心均根據社區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地組織活動,讓孩子們在社區里就能做小義工,參與公益。

?

編輯:張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