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導航列表

關愛留守兒童 情感支持更重要

2017-01-03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

本期話題

深圳是移民城市,龐大的外來人口數量也催生了“小候鳥”群體。今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要“從源頭逐步減少留守兒童現象”。作為“愛心之城”,深圳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早已從城市延伸到鄉村。

本期論壇聚焦深圳“幸福家”公益項目,嘉賓表示,相較于物質支持,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情感性支持更為重要,而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老師的影響尤為重要?!靶腋<摇本痛顺霭l開設心理護理課程,至今已培養了3000名鄉村一線教師。

嘉賓認為,對兒童成長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老師,只有父母老師成長了,才能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教育就是生命影響生命,教育的本真是對人的一種關愛,嘉賓呼吁社會對留守兒童群體給予更多關注。

● 主持人

劉麗華 深圳特區報記者

● 本期嘉賓

李保軍 深圳市幸福家家庭研究院理事長

高秋鳳 深圳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院教授、心理學博士

王 婷 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荷葉中學初三班主任

盧春香 江西省安遠一中生物教師兼心理老師

李家禮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教育局師資培訓中心主任

“幸福家”聚焦留守兒童心理需求

劉麗華:2013年深圳就成立志愿服務基金會幸福家專項基金,建立全國最大的留守兒童心理關愛機構,當初成立“幸福家”時是怎么考慮的?

李保軍:2005年我帶領深職院的大學生義工去廣東河源、貴州等地支教,發現留守兒童特別需要外在關注,因為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缺失——父母不在身邊。國內許多公益組織可能更注重于金錢和物質上資助,但我們發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情感性的支持特別重要,而這個在傳統的學校和家庭中是缺失的。對留守兒童影響最大的兩個群體,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外出務工的家長。其中學校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知識,還有老師的人格魅力,這就需要老師在這方面進行學習提升。每個學??赡苤挥幸幻睦磔o導老師,但是我們認為所有老師都要懂得一些心理學的方法,給孩子關鍵性的支持,所以我們重新起了名字叫“心理護理”。老師掌握方法后就能隨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進行引導,這樣孩子可能就因老師精準到位的教育引導而改變。

劉麗華:深圳的中小學都專門配備心理老師的,在您看來現代教育者都要具備心理知識。

李保軍:是。心理老師可能是對一些特殊個案的處理,而心理護理是在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當中,無時無刻的。

盧春香:以前有個講師團下鄉支教,他們各種東西都懂,而當地老師就苦巴巴的,老師一定要懂得多才能講得更生動,更有感染力親和力。結果支教老師走后學生心理落差很大,有的就厭學,心理問題就出現了。

高秋鳳:很多老師在走入課堂之前,只是接受了一些基本的教育心理學知識,而“幸福家”有非常多的、很接地氣的實戰性技能。一個人的發展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受到各種系統的影響,而與孩子最緊密聯系的,是父母以及老師對他產生的影響?!靶腋<摇边@個項目影響的就是對兒童直接影響最大的父母老師們,只有父母老師成長了,才能給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看,當一個孩子被愛、被關注、被接納的需求得到滿足,他自然就會發展更上層次,所以這樣一個影響是非常徹底的,從根源的地方產生改變。

面向鄉村老師提供心理護理培訓

劉麗華:為什么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別需要護理,如果沒有這種專業的心理護理,孩子們會落下什么心理不健康嗎?

李家禮:如果我們的老師在兒童心理護理上有更多的智慧,那么在平常跟孩子接觸的過程中,就能夠發覺孩子心理的問題,能夠及時地解決孩子的思想困惑,很多問題就可能避免。像我們到農村學校去,一個學校組織了五六十個留守兒童一起活動,有些留守兒童還可以理解父母,會說“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很辛苦,打工是為了我的成長”,但也有孩子不理解,會說“為什么其他孩子每天有父母送,為什么我的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這就需要老師用一些方法去幫助開解。

盧春香:“幸福家”的課程很接地氣,我們培訓后回去就可以用,比如夸獎法之類。其實教育真的是生命影響生命,培訓講師把愛傳遞到我們這,我們把愛傳遞到孩子那。

王婷:我們班有個學生,父母在外打工,一開始他并不理解父母,當他不接納父母的時候,也就很難和旁邊的人處理好關系,所以經常和同學打架、抱怨同學。我培訓后,嘗試去接納他,之后他也接納了我,很多事情也愿意跟我說了,我覺得他現在在慢慢改善了。

劉麗華:這個項目是“從源頭關愛留守兒童”,和其他的關愛不太一樣,有沒有可能作為一個深圳經驗傳遞出去?

李保軍:目前國內像我們這樣的專業機構,專注于家庭教育培訓或者心理護理的還非常少,我們已經培訓了來自1000多個學校的3100名老師,涉及6個省市28個縣城?,F在最希望能和各地政府部門合作,接下來要做一個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的落地方案,每個老師有一個課程包,對孩子的各種行為也有一份簡單手冊,老師們能更好地去學習推動。

建立關愛體系

持續關注留守群體

劉麗華:剛才提到影響孩子的兩個源頭是父母與老師,現在談到的是關于老師的,有沒有關于留守兒童家長的培訓?

李保軍: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項目——幸福家庭種子師資項目。我們針對留守兒童設計了兩個培訓,一個是針對老師,一個針對家長。我們今年在全國6個城市已經培養了2000名家庭教育公益講師,面向家長免費學習。我們這個項目從深圳出發,不光把學問帶出去,更重要的是把深圳的公益精神傳遞出去,回歸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真就是對人的一種關愛,讓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施展。今年我們的種子師資項目深圳市已有912人報名,相信再過三年時間,我們會在全國更多地方建立項目,去影響更多的家長。我們也想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將家長的課程、心理護理的課程做成線上課程,嘗試做共享教育,到時即使偏遠地區的老師也能接收,這樣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體系。

高秋鳳:可能有人會問,這些項目究竟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有沒有變化。如果我們能建立這樣的數據最好,比如老師們在沒有參加培訓前,老師、孩子的起點狀態是怎樣的,參加培訓以后甚至幾年以后,要有一個跟蹤數據出來對比,用數據來說明。

李保軍:“幸福家”是一個研究院,我們也支持國內的大學進行這樣的研究,希望這樣一個研究能做到5到10年。目前我們已經跟西南大學心理學初步談了一個項目,就是持續地跟蹤,跟深圳大學、武漢大學也都有這樣的合作。

劉麗華:有網友說,哈佛有一個對孩子命運的研究持續了90年,希望對留守兒童也能有一個跟蹤,等留守兒童消失的時候能有一個“中國記憶”。

編輯:張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