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發起關愛基金 助養抗戰老兵
2017-03-2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大 中 小】
應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卓文 文/圖
從走訪探望抗戰老兵到發起設立關愛老兵公益基金,他身體力行參與公益;從助養老兵到推廣抗戰文化,作為一名企業家,他更帶領所在公司踐行公益,服務社會。
他就是深圳市越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應憲。
2008年底,應憲從不同的途徑了解到抗戰老兵的生存情況。抗戰老兵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使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觸動,也讓他開始搜集關于抗戰老兵的資料。2009年,他認識了關愛抗戰老兵網的4位創始人,在他們的組織和幫助下開始接觸抗戰老兵,經常去探望幫助他們。
經過走訪探望100余位抗戰老兵,應憲發現,多數抗戰老兵不但在物質上比較匱乏,從精神上來講也比較孤單。而在云南等地的很多抗戰老兵,抗戰勝利后一輩子沒有再回過家鄉的也有很多。
為了給更多的抗戰老兵提供更好的幫助,2013年3月,應憲作為主要發起人,深圳市越眾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共同設立了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自此,逐漸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組織體系為老兵募集資金,幫助老兵解決實際困難。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2013年3月成立,6月,抗戰老兵助養行動立項,7月開始第一批老兵資助,到12月,資助人數就高達1000人。1000人,光助養金一項就每人每月500元,一年需要600萬元。而2013年全年度加上基金啟動資金,所籌款項都不足500萬元。
為了彌補資金缺口,除了基金努力籌款外,越眾毅然承諾兜底。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提供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目前,已有2171位抗戰老兵獲得了助養。這2171位抗戰老兵,有2171份檔案,2171份助養記錄,2171份回訪記錄。每一位都是由志愿者走訪、提交申請資料、領取助養金。截至2017年2月,該項目總計發放21954700元。
在應憲的倡導影響下,越眾人也努力踐行著公益。在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和其他關愛抗戰老兵公益項目中,越眾累計投入達1000多萬元,用來幫助抗戰老兵改善生活、改建房屋、治療疾病。
2011年5月21日,《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在深圳開幕。以《國家記憶》展為標志,以及《尋找少校》《發現少校》《重返野人山》《緬甸醫生》《勛章》《中國在二戰中》等一系列深圳市越眾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相關題材紀錄片的陸續問世,關愛抗戰老兵從普通的公益行動,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越眾還投巨資籌建了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及學術地位的“越眾歷史影像館”,以中國歷史題材的影像資料為收藏及研究方向,深度挖掘那些深藏在海外和散落民間的中國記憶。
編輯:李湘雅
相關新聞
- 致敬關愛,致敬這樣一張城市通行證(29 11:36:47)
- 大愛深圳 心暖花開(29 11:32:30)
- 為關愛行動 插上創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關愛行動先進個人、集體和優秀項目名單(29 11:25:36)
- 深圳關愛行動系列推選出爐尹燁等獲評“十佳愛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