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文化菜單”進一步夯實市民文化權利
“深圳城市文化菜單”日前新鮮出爐。作為國內城市里第一份對標國際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單,它甫一問世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與熱議。一位市民情不自禁地說:“沖著這份菜單,我愛定深圳了!”
相信許多看到這份菜單的人,都會有類似感觸——菜單上既有傳統招牌菜,如新春關愛行動、文博會、高交會、讀書月、“創意十二月”等深圳文化品牌“老”字號,也有眾多創新品牌菜,如“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深圳設計周、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深圳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圖片大賽、深圳國際馬拉松賽……從開春到年末,市民每個月都可以享受到不同主題的精彩活動,“文化月歷”已初步成型。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文化禮包”。說到民生,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其實,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眾的文化需求也隨之放大,有必要進一步強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這樣一份“文化菜單”,就旨在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文化福利。
當然,文化民生并不僅僅意味著對文化需求的滿足,不僅僅指向個人的藝術情趣,從本質上講,它更是一種市民權利,市民是否能公平享有文化權利,是否能公平享用文化資源,是否享有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務,都是決定一個城市的文化含量的重要指標。深圳較早地就提出了“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概念,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眼界與胸襟。
當然,市民文化權利實現的程度,往往取決于文化創新的廣度和深度。作為一個以創新為安身立命之本的城市,深圳的文化創新也一直奔騰不息。除了這份“城市文化菜單”在華麗擴容外,文化創新的觸角還伸向了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深圳推出了便捷的“圖書館之城”系統,《2017年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顯示,該系統擁有累計持證讀者208萬,超過全市常住人口的15%。
此外,在戲劇、演出等舞臺藝術及大型活動方面,各級文化基金的扶持為市民帶來了低票價的福利。無論是深圳音樂廳等文化場館的演出項目,還是“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名家演出,細心的觀眾總能發現票價上印有“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補貼項目”的字樣。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低票價惠民,進一步拉近了市民與高雅藝術之間的距離。
“城市文化菜單”已出,接下來,我們希望,為積極擴大市民的參與度,讓市民學會踴躍“點菜”,有關部門還能推出有針對性的創新激勵活動,比如評選深圳文化“十大好食客”,讓市民與“菜單”更多一些互動——當“點菜”成為更多市民自覺的生活方式以及愛上城市的理由,城市將更好地以文“化”人。進一步說,提升市民文化福利、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過程,也是累積城市文化高度與厚度的過程。文化決定人與城市的品位,這樣一份“城市文化菜單”,就是我們通往高品位的“入場券”。
編輯:李湘雅
相關新聞
- 致敬關愛,致敬這樣一張城市通行證(29 11:36:47)
- 大愛深圳 心暖花開(29 11:32:30)
- 為關愛行動 插上創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關愛行動先進個人、集體和優秀項目名單(29 11:25:36)
- 深圳關愛行動系列推選出爐尹燁等獲評“十佳愛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