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鄧曉紅代表:讓特殊孩子不再“特殊”
鄧曉紅代表。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省黨代表,在報告中我看到了很多老百姓平時最關心的問題。”5月23日上午,在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深圳代表團會議上開始之前,元平特殊教育學校語文老師鄧曉紅代表接受了深圳晚報特派記者的采訪。
鄧曉紅在教學崗位堅持了21年,她說她最大的愿望是未來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學生不再“特殊”。
讓特殊孩子融入正常班級
對于一般老師來說,自己的學生能進入名校就讀是最好的榮譽,但是對于特殊教育的老師而言,學生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值得驕傲。
與普通語文老師不同,21年來,鄧曉紅每天面對的都是存在視力障礙的特殊孩子。
一直以來,她都在關注著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問題。讓特殊孩子融入正常班級隨班就讀,是她著力推動的事情。“融合教育是當前特殊教育的必然趨勢。”她說。
鄧曉紅注意到,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她也一直在關注和推動特殊教育的課程改革,更關注特殊兒童的內心,從標準教育模式向個性化教育轉變。
鄧曉紅介紹,為了探索解決視障兒童的心理問題,她曾經在2001年申請了一個課題,專門設計了視障小學生人際交往團體輔導訓練課程。
期盼更多理解接納和支持
鄧曉紅透露,關注特殊兒童教育,政府層面的政策也在出臺。
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出臺計劃,要求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區各建一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性特校,鹽田區和各新區建設特校或在普通中小學設置特教班、資源教室。目前,一批特校和特教班投入使用。
鄧曉紅注意到,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廣東未來五年將“推動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配置”。接下來五年,她期盼著政策的規定能盡快落到實處——有特殊孩子的學校完善無障礙設施,“資源教室”能盡快鋪展開來。
今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明確禁止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然而,在社會觀念層面,還是有很多家長會擔心,讓特殊孩子融入正常班級會影響自己的孩子。
同時,她期待著未來能給普通學校的老師培訓關于特殊孩子的知識,讓他們敞開心扉,轉變觀念,用理解、尊重、接納的態度去和這些孩子相處,在班級氛圍中去引導普通孩子來一起關愛特殊孩子。
她期望未來某一天,特殊孩子不再“特殊”。
?
編輯:李湘雅
相關新聞
- 致敬關愛,致敬這樣一張城市通行證(29 11:36:47)
- 大愛深圳 心暖花開(29 11:32:30)
- 為關愛行動 插上創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關愛行動先進個人、集體和優秀項目名單(29 11:25:36)
- 深圳關愛行動系列推選出爐尹燁等獲評“十佳愛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