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深圳市學生愛心捐助活動
- · 青年公益實習實踐計劃
- · 中國留學生愛心助學計劃
- · “尋找愛的足跡,講述愛的故事”—大型征文.繪畫及詩文朗誦.演講大賽
- · 環衛工人關愛工程
- · 深圳“社區鄰里節”
- · 園丁關愛工程
- · 佳兆業白衣天使關愛工程
- · 交警關愛工程
- · 咱爸咱媽逛深圳
- · “共享陽光.愛心大穿越”
- · “為特困家庭送年夜飯”活動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關愛大篷車
- · 深圳關愛熱線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深圳市創意公益文化發展中心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 · 深圳關愛俱樂部
- · 深圳關愛指數
- · 明善公益網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愛心小書桌
- · “媽媽食堂”愛心助學活動
心靈呵護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017-06-07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大 中 小】
■ 新華社記者 鄒樂 李放
13歲的學生龔花,是甘肅臨洮縣太石鎮三益村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父母很早就失去聯系,一直跟著叔叔嬸嬸生活。龔花在臨洮縣椒山中學上初一,今年,她獲得了“椒山嬌子”的稱號。
龔花一入學,椒山中學就把她列入了“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名單。龔花的大嬸劉愛萍說,她和龔花的班主任陳得烈老師經常溝通,交流龔花寄宿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學校還特別安排了擁有“二級心理咨詢師”的生物老師薛桂林擔任心理輔導老師,幫助龔花以及其他相同處境的留守兒童應對心理方面的障礙。
通過長期和留守兒童談心,薛桂林發現,留守兒童主要的心理問題是孤獨和不自信。“我們不會特意強調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的區別,這樣有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們只是在生活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同時,更多地給予他們心理上的呵護,幫助他們的成長。”薛桂林說。
臨洮縣椒山中學副校長王維明告訴記者,學校通過精細化管理,幫助農村貧困家庭為主的留守兒童適應城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特別強調通過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截至2016年12月,貴州省共有留守兒童超過80萬人,12歲的駱紅飛和11歲的駱京林兩兄弟就屬于這個群體。家住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泥凼鎮老寨村的他們,父母都遠在廣東務工,兩個孩子平時住校,周末和假期獨自居住在老寨村的三間大房子里,孩子們平日里主要由住在附近的爺爺看管。
兩個孩子非常愛笑,性格也比較活潑開朗,但是記者一提及他們的父母,哥哥馬上就哭了。“開學后就再沒見過爸爸媽媽,已經3個月,家里的手機沒錢了,就一直沒和他們通上話。”
“我接觸的留守兒童大多數都是‘蛋殼心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姜亞穹說,孩子認為社會不接納自己、不信任自己,實際上是自我不接納社會、不信任社會。
2016年7月底,黔西南州正式啟動留守兒童教育精準關愛實驗區建設,依托民政部門開發建立的全省學齡留守兒童信息管理平臺,結合教育部門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系統,精準幫扶到人、結對幫扶全覆蓋,保障孩子們安全、健康、快樂成長。
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甘肅將持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啟動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積極推進標準化中小學心理輔導和咨詢室建設,指導中小學校建好和用好心理輔導室,配齊心理輔導教師,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從2008年開始,甘肅省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全省心理巡回輔導活動,歷時7年實現了全省87個縣(區)全覆蓋,累計15萬名中小學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或個別輔導。
長期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說,想念父母是留守兒童很正常的情感,這里面包含一些埋怨,更多的包含了理解、擔心和牽掛。
部分基層干部和教師表示,關愛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也要強調父母的職責,長期做下去,肯定會有效果,例如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工廠等外來務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地方開設家長課堂,強化他們的“家長意識”和“家庭教育意識”。
(新華社蘭州6月6日電)
編輯:李湘雅
相關新聞
- 致敬關愛,致敬這樣一張城市通行證(29 11:36:47)
- 大愛深圳 心暖花開(29 11:32:30)
- 為關愛行動 插上創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關愛行動先進個人、集體和優秀項目名單(29 11:25:36)
- 深圳關愛行動系列推選出爐尹燁等獲評“十佳愛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