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中國公益映像節
- · 步步行善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愛心小書桌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以關愛開啟2018年
本報評論員 胡蓉
昨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一場“步步行善”的新年公益網絡行動在福田區香蜜公園溫暖上演,這個活動也拉開了深圳2018新春關愛行動的大幕。以關愛開啟2018年,相信會讓每個深圳人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
這是深圳開展關愛行動的第15個年頭了。從2003年開始,這股關愛的暖流就會在深圳匯集,涌向各種需要幫助的人,它已經成為深圳一道美麗的城市風景,培育了熱心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務活動的社會風尚,塑造了深圳“關愛之城”的城市特質。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圳關愛行動自身的發展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深圳關愛行動早已擺脫了呼吁大家“慷慨解囊”的傳統模式,而是用越來越有創意、越來越融入生活的方式來激勵大家的共同參與。就拿“步步行善”活動來說,這個活動以“新年第一天,善行每一步”為主題,組織市民線上線下通過計步軟件積累里程兌換善款,由愛心企業和基金會出資,定向捐贈公益項目。強健自己身體的同時還能幫助他人,何樂而不為呢?活動一推出就受到大家歡迎,僅2016年就籌集善款高達2000萬元。
深圳關愛行動也早已不是“哪里需要幫哪里”的救急模式,而是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精準,已經形成全城動員、全域覆蓋、全民參與、全力以赴的多元參與格局。比如在今年整個關愛行動方案中:愿意留下來過年的,關愛行動會邀請來深建設者的父母來深過年;想回家過年的,關愛行動將廣泛整合資源,動員社會各界幫助他們返鄉;道德模范、英模人物及遺屬、駐深部隊、普通來深建設者、低保困難家庭、病困兒童、老年人、流浪乞討人員、青年創客們等各類群體,都會得到特別關注,會獲得為他們量身打造的關愛活動。
注重制度化、品牌化建設,深圳關愛行動還打造出了一批慈善公益領域里影響深遠的深圳品牌。比如《深圳商報》參與組織的募師支教行動,就是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的案例。十幾年來,由愛心企業捐款資助,由愛心市民自愿報名,由主辦方進行協調對接,把各種資源整合起來,最終成為一個品牌化的扶貧支教項目。此外,關愛行動還孵化出了為貧困的地貧兒童續燃生命的“燃料行動”、為身陷困境的勞務工解燃眉之急的“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等公益品牌。數年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成立課題組對深圳關愛行動進行調研,形成了《深圳關愛行動調研報告》。專家學者認為,深圳關愛行動探索了一種新型的“社會救助NGO模式”,在全國是個創舉,值得進一步研究、總結和推廣。
2017年11月,深圳第五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彰顯出深圳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中協調發展的美好身影。發展經濟能夠抬高整個社會民生福利的底線,但不同群體間因際遇不同導致的困境,則需要像深圳關愛行動這樣的社會救助活動去彌合差異,而在關愛他人的過程中,也將讓市民充滿歸屬感,讓這座城市變得更有凝聚力。一座城市會因經濟發展成就令世人矚目,但充滿關愛,才會讓一座城市更加令人向往!
編輯:曾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