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中國公益映像節
- · 步步行善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愛心小書桌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2025年深圳床位總數將達8.29萬張
2月27日,2021年深圳全市衛生健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深晚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全市的政府衛生健康支出達到440.5億元,增長31.3%。
“十四五”時期,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將以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加快實現“病有良醫”為總體目標,計劃到2025年,全市床位總數達到8.29萬張,醫生總數達到5.5萬人,三級醫院總數達到60家,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全球影響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深圳已為逾70萬人接種新冠疫苗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衛生系統構筑起守護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銅墻鐵壁,為全市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實現“雙統籌、雙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深圳率先拉響疫情傳播預警信號,率先發現湖北省以外首例確診病例,率先公布確診病例逗留過的小區或場所。
深圳保持了社區傳播零報告、院感事件零發生、特殊場所零感染 、復工復產零發病的成績,疫情防控經驗獲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推介。
去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125元
2020年,全市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加快提升。
與此同時,深圳醫療衛生高地再上臺階:新增床位1.1萬張,新增醫院9家;出臺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實施方案,國內最大的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全面啟用,國家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揭牌,廣東省第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落戶深圳;衛生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新引進高層次醫學團隊22個,推薦認定高層次人才123名。
基層醫療機構疾病篩查和健康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0年,深圳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鞏固完善——市-區協同推進區域綜合醫改三年行動計劃,8個區印發了區域綜合醫改實施方案,組建15個重大疾病防治中心、13個醫防融合項目組,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疾病篩查和健康管理能力。
此外,深圳持續推進基層醫療集團建設,在寶安區試點“三協同、雙向轉診”,初步實現醫院與社康信息互聯互通,形成雙向轉診閉環。
深圳基層醫療集團模式獲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推薦介紹,入選深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實踐案例社會建設類第一篇。
9家醫院試點住院按DRG醫保付費,其余醫院全部實施按病種分值付費。實施醫療設備批量集中采購,全年節余率達18%。
深圳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81.54歲
全市規劃建設23家區域醫療中心、21家基層醫療集團,初步形成“頂天立地”的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深圳先后引進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一批名校名院集聚深圳辦醫辦院,腫瘤、心血管病兩個“國家隊”來深建設高水平腫瘤醫院、心血管醫院,新增三甲醫院8家、總數達到18家。5家醫院躋身“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12個學科進入所在學科全國科技量值排名前50名。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肝病區域診療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平臺在深圳布局,參保人本市就診率達98.1%,腫瘤醫院市外醫?;颊咦≡赫急冗_40%,“大病不出深圳”基本得到實現。
到2025年實現三個一流,打造六個樣板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將以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加快實現“病有良醫”為總體目標,以“擴容提質、爭創一流、打造樣板”為主線,以原特區外地區為重點,加快補齊衛生健康重大設施,推動醫療資源均衡布局,著力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學科研能力,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計劃到2025年,床位總數達到8.29萬張,醫生總數達到5.5萬名,三級醫院總數達到60家,三甲醫院總數超過26家以上,社康機構總數達到900家以上,建成2家國內領先的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爭取全市有3家醫院進入全國百強。
實現三個一流:一流健康服務體系、一流健康城市、一流中醫藥傳承創新城市。
打造六個樣板:健康“守門人”制度樣板、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樣板、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樣板、醫學科技創新樣板、智慧健康服務樣板、跨境醫療服務銜接樣板
計劃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全球影響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重點做好“1+10”方面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的重點工作是: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1+10”重點工作任務)。
“1” 一方面,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
“10” 另一方面,聚焦“推進兩個高質量發展、構建四個新格局、實現四個全面提升”,統籌抓好年度衛生健康10項重點工作。
推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公共衛生首席專家制度;
推進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新擴建醫院4家,新增床位1000張以上,繼續在人口密集公眾場所安裝2000臺AED;
構建健康深圳建設新格局,開展第三輪兒童青少年免費近視篩查,為全市10歲~17歲在校學生實施免費脊柱側彎篩查;
構建中醫藥傳承創新新格局,引進不少于10個中醫藥高層次三名工程團隊,設立12個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工作室;
構建衛生健康先行示范新格局,健全港澳居民跨境就醫協同機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醫院評審評價標準、全科醫生專業技術水平評價標準,先行先試港澳地區上市使用的藥品;
構建智慧健康發展新格局,啟動衛生健康大數據中心立項,推動將全市所有醫療機構數據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全面提升基層健康服務能力,實施社康服務擴容提質計劃,新增社區醫院5家以上、社康機構35家以上,引進全科醫生500名以上,完成全科醫生轉崗培訓500名以上;
全面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全力推動市第三人民醫院P3實驗室升級改造,爭取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落地深圳;
全面提升衛生健康治理能力,修訂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
全面提升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能力,持續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
編輯:曾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