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愛心美術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吳瑞周,20年來,200余名生活在社會邊緣的殘障人士在他的培養下習得一技之長,并重拾自信。
深圳愛心美術職業培訓學校,這是一所以聽障、自閉癥青少年為培訓對象的公益性職業培訓學校。早在30年前,吳瑞周就已是大芬村銷量最大的畫師之一,年收入幾百萬元。但200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放棄了自己靜心創作的自由生活,堅決選擇辦學。
當時,有位母親找到他,求他收她的聾啞兒子蔡志誠為徒。面對這樣一個挑戰,吳瑞周幾經考慮后答應了。當時能否成功幫到這位聾啞青年,他的心里并沒有底,但蔡志誠在專業上的表現和好學上進完全打消了他的顧慮,“蔡志城樂觀、勤奮,比常人專注、更有領悟力,他創作的畫面豐富,手法靈活,最開始他只希望‘喂飽自己’,如今每平方米的作品售價達上千元?!被貞浧疬@件事,吳瑞周充滿感激,“他給了我創辦特殊學校的靈感和勇氣,我決定要給像他一樣的殘障孩子建一個家,一個量身定做的發展平臺?!?/p>
一個、兩個、十幾個、幾十個,“深圳有個吳瑞周老師,愿意教聾啞人學畫畫!”消息不脛而走,很多人慕名而來。吳瑞周開辦了一所特殊學校,專門招收聾啞學生。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不收學費,甚至包吃包住。他坦言:“我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學生們除了稱呼他為“吳校長”外,還親切地稱呼他為“吳爺爺”。
“幫了一個孩子,就是幫了一個家庭。這些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不能因為身體缺陷就輕易否定他們的價值。而且,深圳有蓬勃的藝術市場,他們會慢慢走上文化就業這條路,變成社會的價值創造者?!倍嗄陙?,吳瑞周不斷與深圳各界公益組織、藝術展館等聯系,爭取機會幫助這些孩子展出畫作、公益售賣,“每幅畫上都有孩子們自己的電話,有人想購買畫作,只要加微信轉賬就行了,讓孩子們真實感受到社會認可,這不僅僅是勞動收入,更是一種人生激勵。”
“繪畫是一種有靈性的創作,是內在的生命對話,聾啞孩子更需要心靈的釋放,繪畫可以抒發感情,獲得表達出口;能磨礪性格,變得溫和、開朗、自信;更能幫助這些孩子獲得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吳瑞周說。
(作者: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實習生 王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