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活動在溪涌自然教育中心舉行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0月28日訊(記者 林宏松)
10月28日下午,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之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活動在溪涌自然教育中心舉行。活動邀請深港兩地少年參與大鵬自然課堂學習,特邀自然教育課程設計專家進行專題分享,為新區生態文明宣教中心(自然學校)賦能。本次活動同時也是“手牽手向前走”——深港少年攜手同學行動系列主題活動之一。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統戰社建局局長鞠曉晨出席活動。
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于10月29日至30日在深圳舉行。作為系列活動之一,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由大鵬新區綜合辦公室(文明辦)聯合新區統戰社建局舉辦,旨在加強大鵬新區生態文明宣教中心(自然學校)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促進共同發展,讓深港少年共享大鵬自然課堂之美,一起守護美麗家園。
“自然課堂讓我們感到很快樂!”
“請大家猜猜眼前這棵古榕樹多少歲了呢?”“大鵬新區是全深圳現存古樹最多的地方,你們知道超過500歲的古樹在哪里嗎”……自然講師當當老師以現場的古榕樹為“教材”,結合圖片資料,帶領大家認識生活在大鵬的自然朋友們:壩光的古銀葉樹群落,深圳最大的東涌海漆紅樹林,生活在七娘山、楊梅坑的深圳唯一有尾目兩棲動物——香港螺螈……
在古榕樹下,生態大鵬自然課堂面朝大海“開講”了
“大鵬的生物多樣性很豐富,我們生活在大鵬很幸福,值得驕傲和自豪!”深港兩地的少年學生都聽得入神,踴躍參與互動,鞠曉晨現場為他們送上一份來自大自然的禮物,并祝福這群深港少年“手牽手向前走”,共同在大自然中幸福成長。
接著,在溪涌自然教育中心果果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前往海邊的白海豚特展參觀。作為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之一,中華白海豚一直備受關注。展覽從圖像、音影、裝置等不同角度,引領大家了解白海豚“三月三”的生存故事。從“水上大熊貓”白海豚出發,喚醒保護地球的力量。
隨后少年們來到沙灘上,與生活地這里的沙蟹、各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成為朋友……
學生們聚精會神聽老師分享相關知識
“這次活動不是在海邊隨便玩玩,而是認真地去觀察,感受很不同,交到新朋友,自然課堂讓我們感到很快樂!”亞迪學校港籍學生劉姝辰、巫鴻梅表示,保護環境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比如不向海邊亂扔垃圾,不要將沙灘上的貝殼等帶回家中……
據了解,接下來,“手牽手向前走”──深港少年攜手同學行動系列主題活動將在線上+線下舉行,圍繞同上一堂愛國主義課、共度一個假期節日、體驗一次鄉情民俗、合敘一次成長感悟等“五個一”主題開展。
“雙減”之下,“大鵬自然課堂”如何發揮橋梁作用
在當前教育“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大鵬自然課堂”如何搭建自然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溝通橋梁?
本次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專門為新區19家生態文明宣教體驗中心(自然學校)度身定制,邀請了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中教學水平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督導游云老師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專家徐沖老師,圍繞“‘雙減’背景下,自然學校如何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與基礎教育連接的話題,分別展開專題分享。
自然課堂活動設計案例分享
如何設計一場有料、有趣、有意義而專業的自然課堂活動?徐沖老師結合國家課程體系的要求,以《潛愛課堂》課程為例,分享了自然課堂活動設計案例和如何實施四步法,引導學生參與多元體驗、探究合作學習,并對課程設計核心要素和原則進行具體解析……
而游云老師則圍繞自然科普教育課程體系及資源點建設進行了指導,結合青少年綜合素養實施計劃提升行動和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標準,以香港濕地公園公眾自然教育模式為例,建議各自然科普機構引入定量、定性的評價體系,“在'雙減'背景下,自然教育是一定需要社會各方共建,自然科普機構要找準自己特色、特長,學會用學校的教育語言,搭建起與基礎教育相連通的橋梁,才能走得更遠……”
懷揣一份“讓更多親子家庭一起在大鵬山海間格物致知”初心的溪涌自然教育中心負責人趙霞表示:這場研創營讓大家受益匪非淺,作為自然教育的老師不是靠熱情就行,而是有非常嚴謹的方法論,希望這樣專業分享活動能持續開展。
新天地生態農場負責人謝欣表示:“專家分享自然課堂課程設計方法指導性和實用性很強!對我們接下來如何設計更有趣味、更適合讓小朋友接受自然課堂活動,有很大幫助。”
讓更多孩子走進大鵬自然課堂
大鵬新區被譽為深圳的“生態基石”,森林覆蓋率77.58%,野生植物種類占深圳市70%,占廣東省26%……正是在這片萬物茂盛的生態福地,自2018年起,新區綜合辦(文明辦)整合轄區相關單位、企業、機構、社會組織的自然教育資源,先后評出兩批生態文明宣教中心(自然學校),并以之為陣地,創新“政府發起、社會參與、媒體推廣”模式,在全市先行先試推廣公眾自然教育,打造了大鵬自然課堂這一生態文化品牌項目。先后獲評2020年第十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創意項目”,2021年深圳自然教育優秀項目樣板。
“開講”在四季里大鵬自然課堂扎根半島的山海間,與萬物一起蓬勃生長。2021年“六·五”世界環境日,大鵬新區首份“綠色地圖”——“大鵬自然課堂”全域導覽圖正式發布,2021年“1+N”計劃啟動,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大鵬自然媽媽志愿隊陸續“上線”……
大鵬新區綜合辦副主任羅元元表示,“大鵬自然課堂從2018年到現在,三年時間,茁壯成長,成為美麗大鵬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一要感謝大鵬山海的恩賜,二要感謝新區19所自然學校和自然講師的長期努力,還要感謝參與活動、給我們動力的孩子們。希望在‘雙減’政策之下,有更多孩子走進大鵬自然課堂,共享自然之美,在心里種下一棵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文明種子。”
原文標題《深港少年“手牽手”共赴大鵬自然課堂研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