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在建設“民生幸福標桿”這條路上,深圳一直在前進,不斷交出一張又一張滿分答卷。一件件惠民實事、一個個暖心之舉、一次次精準關愛,見證了深圳的41年,也記錄了深圳一步一步建設“關愛之城”、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的過程。
為了讓溫暖的陽光始終灑滿深圳的每個角落,第十九屆深圳關愛行動的“暖民心”陽光行動,將推動建立“弱有眾扶”長效關愛機制,進一步深化“關愛之城”建設,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助力“雙區”建設。
精準關愛每個群體,優化機制建設
為了讓困難群眾共享深圳改革發展成果,讓城市成為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今年關愛行動積極開展符合民生需求的關愛項目,精準著力關愛每一個群體。
針對來深建設者,從健康保障、生活援助、技能提升、文化福利等多個方面予以關懷,促進來深建設者與城市的互融、互愛,包括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行走鵬城,感受深圳”惠民活動,市總工會“金秋助學”、“重大疾病救助”幫扶項目、“E路守護”保障服務,市兩新組織黨工委“圓夢計劃”“溫暖助她行”“暖蜂驛站”“司機之家”等,福田區“留住愛 守護你”情系來深留守兒童系列關愛活動,龍華區環衛工人關愛活動,深汕特別合作區“愛心驛站”等。
針對少年兒童,多層次開展品德情操、心理素質、文化修養等綜合素養提升服務,助力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包括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少兒國藝團項目,市衛生健康委校園“健康小屋”,市文聯“童心向黨”紅色故事進校園活動,羅湖區“瓷娃娃”陪護教育、“一平方米夢想空間”等項目,南山區心理健康服務活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隊員”公益暑托活動,寶安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陽光安心行動”等。
針對青年,提供就業創業、人際溝通、婚姻家庭、親子關系等指導服務,提升青年的歸宿感,促進社會和諧,成就幸福家庭。包括市民政局“雛鷹展翅計劃”項目、福田區“白領鏈加”系列活動、“新芽成長”南山區青年城市融入計劃、寶安區促進青年創業就業項目、坪山區“展翅計劃”大學生實習專項行動等。
針對老年人,從心理關愛、文體社交、醫療保健、社區融入、法律援助等方面,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包括市民政局智慧養老頤年卡、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銀發閱讀”計劃、福田區“愉閱頤老”關愛老年群體活動、龍華區“樂享銀齡”老年人互助關愛項目、坪山區“頤養互助”友好型老年社區活動、光明區“幸福來僑門——歸僑老人關愛服務”項目等。
針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出“振興鄉村”系列活動,以消費幫扶、智力幫扶、科技幫扶等方式,多層次助推鄉村振興。包括光明區“健康中國·振興鄉村”公益義診活動、出版集團“扶智扶志”新春關愛贈書助學行動等。
同時,在推進機制建設方面,關愛行動關注民生熱點問題,推動落實醫療、教育、就業、住房、特殊群體幫扶等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領域的公共政策和救助機制,讓困難群眾共享深圳改革發展成果,讓城市成為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相關項目包括市直機關工委《民心橋》節目等。
探索“公益+”跨界融合,拓寬關愛路徑
在深圳這座“關愛之城”,公益早已融入市民的生活點滴。關愛行動也在不斷拓寬關愛路徑,解鎖更多的公益新場景。
今年,“暖民心”陽光行動也將持續創新更多的公益新形式,開展更多更優的關愛活動。包括大鵬新區聚焦長者,以社區為服務載體,探索“社工+家庭醫生”藥品安全協同治理模式;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青藤行動”環保公益創投計劃,通過公益創投方式,聯合各地樞紐伙伴面向全國廣泛招募關注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零廢棄及低碳等領域的環保公益項目;報業集團將聯合市信訪局推出“時雨行動”城市建設者關懷計劃,為尋求政府救助的市民提供迅速的短期過渡援助,為各行業基層工作者提供改善職業勞損及職業病的改善禮包,同時探索建立救助合作機制,關懷每個有需求的深圳群眾等。
新的一年里,關愛行動將用更多的惠民實事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成果在公益領域的運用,著力推動公益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健康+互聯網”“公益+文化+互聯網”“公益+教育+互聯網”“公益+環保+互聯網”等一系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益新場景,為市民隨時隨地參與公益提供便捷渠道,大力推動公益融入市民生活,助力深圳關愛行動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