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2024感動深圳——第二十一屆深圳關愛行動先進事跡分享會”舉行分享會上,第二十一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人物”名單發布。
十佳愛心人物獲獎感言——楊威:
我是一名退伍兵,更是一名黨員,飲水思源,致富圖報,拉一把比我更艱難的人,一直是我的追求,也是一名企業家的責任。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我們曾經艱難過、迷茫過,也被人提攜過、幫助過,那么,在此時此刻更應該薪火相傳,守望相助。回望過去,那些默默奉獻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未來,我將帶著這份榮譽與責任,繼續在愛心之路上探索、實踐,努力成為更多人心中的那一抹暖色。
楊威是一名退役軍人。2010年3月來到深圳創業,2017年創立了博瀚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任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多年來,楊威帶領公司員工投身公益慈善事業,持續開展扶殘助殘,幫扶困難群體和殘疾群眾數百名,累計愛心捐款100余萬元。博瀚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獲2023年度深圳“十大最美助殘單位”榮譽稱號。
傳承助人為樂好家風
當被問及為何幫扶對象多為殘疾人時,楊威說,“比如我的小舅馬昕,是全國助殘先進個人。他工資卡上的存款很少,幾乎全都捐助給了需要幫助的人,他對我影響很大,那時候我心中就埋下了一顆種子,要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長大后的楊威入伍入黨,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愛心的種子生根發芽、長葉開花:“殘疾人要承受身體的疼痛、生活的不便、心里的壓力,要體會更加復雜而艱難的人生,正是需要幫助的人。”
2011年3月,河南省新蔡縣農村女孩馮瑩瑩不幸遭遇車禍,高位截癱,被評定為一級傷殘,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舉債幾十萬元。楊威聞訊后,將她接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發動親朋好友捐款7萬余元。馮瑩瑩住院期間,楊威和家人去看望她,陪她聊聊天、調節情緒,還送去了衣物等生活用品。馮瑩瑩康復出院后,楊威又為她購買了智能手機,教她學習上網,馮瑩瑩學著幫村民在網上售賣蜂蜜、紅薯、粉條等土特產,既有了一份收入,又找到了成就感、價值感。
2016年2月,楊威聽聞自己當兵時的連隊指導員趙德生8歲女兒苑苑罹患骨癌,急需一筆醫療費。楊威和家人們紛紛行動起來,年過古稀的老人帶頭捐款,上幼兒園的孩子掏出壓歲錢,還有的家庭成員在凌晨時分發來微信紅包......大家將湊到的1萬余元轉交給趙德生所在的部隊,部隊領導十分感動,專門發來感謝信。后來楊威了解到,在社會多方愛心力量的援助下,余下的治療費很快湊齊,苑苑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接受了手術,化療效果良好,現已進入中學讀書。
2019年1月,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孟州市農村姑娘郭欣欣產下一個體重僅有2.7斤的早產兒,孩子出生第3天,因消化道穿孔緊急轉到河南省兒童醫院,急需手術治療費,郭欣欣家庭東拼西湊四處為孩子籌集救命錢。楊威從網上看到相關信息后,再次發動親朋好友自愿為孩子捐款,最終籌集6萬余元,第一時間送到河南省兒童醫院,交到一直為女兒治療費發愁的郭欣欣手里,讓孩子順利進行手術,保住了幼小的生命。
履行社會責任彰顯企業擔當
博瀚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官網除工作動態外,還有一系列公益動態:為“愛在羅湖 殘健共融”公益足球賽提供支持、聯合羅湖區桂園街道開展春節慰問轄區困難居民活動......“從‘小家’到‘大家’,助人的心不曾改變。”楊威說。
2023年4月,公司向羅湖區殘聯捐款1萬元,幫助殘疾人解決生活難題;2023年5月,公司與羅湖區桂園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共同開展“傳遞關愛 擁抱陽光”全國助殘日慰問活動,購買生活物資幫扶慰問殘疾困難戶,同時向羅湖區殘聯捐助物資,為羅湖區舉辦慶祝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文藝匯演活動提供支持;2023年12月,羅湖區慈善會舉行換屆暨成立16周年慶典大會,楊威應邀參加并代表公司舉牌認捐10萬元。
2024年1月,羅湖區舉辦“黨建領航 助殘圓夢”陽光助殘先鋒行動,楊威代表公司與桂園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舉行結對幫扶簽約儀式,雙方約定常態化開展扶殘助殘行動,公司黨員志愿者現場認領了殘疾人15個“微心愿”。一個保溫杯、一支口紅、一個碳素羽毛球拍......這些對很多人而言看似平常的事物,對一些殘疾人來說卻是一份沉甸甸的溫暖。2024年3月,公司向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捐款10萬元,為殘疾人及退役老兵獻愛心;2024年6月,在“深愛老兵 圳在行動”為主題的深圳市關愛退役軍人十大行動啟動現場,楊威采購了一批由殘疾人手工制作的工藝品,無償贈送給老兵,同時面向市民群眾進行義賣,并將所得收入全額捐贈給退役軍人關愛基金。
楊威也在積極拓展著自己的公益領域。他帶領公司黨員志愿者廣泛開展公益捐助活動,先后為江西省于都縣小溪鄉、廣西隆林者浪鄉捐贈愛心路燈,為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湖坑村捐贈款項……
“我會把扶弱助殘當成自己的第二份事業,一直堅持下去。每參加一次愛心捐助,每開展一場公益活動,每幫助到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都特別感慨、充實、踏實,這份內心的富足感是支撐我在公益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楊威說。
來源|深圳特區報
采寫|深圳特區報記者 樊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