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生命因愛而燦爛
開欄的話
為倡導文明新風、共建和諧社會,不久前,我市開展“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經過推薦和審查,最終確定61名市民作為候選人。根據市委“學楷模、講道德”活動部署,即日起,本報開辟“文明新風”、“文明之星”專欄,逐一介紹這些候選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敬請垂注。
“一個癌癥患者,一個成功港商,一個深圳義工,一個愛心大使。當他可以做一個純粹商人的時候,卻選擇做一名熱心公益的人;當他可以積聚財富的時候,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責任’;當病魔突然降臨的時候,他選擇了做一個堅強無畏大寫的‘人’。”
以上是“感動深圳”——第四屆深圳愛心人物表彰晚會給承明的這段頒獎詞。這段話,準確、全面概括承明的生命歷程。
今年54歲的承明出生在上海,15歲到內蒙古和安徽插隊;1979年移居香港,先后做過石油灌氣工、搬運工、清潔工、送奶工、流水線裝配工。1989年,他到深圳發展;1997年,接管瀕臨倒閉的東勝電機廠。經過艱苦創業,短短幾年,他將其建成擁有5家分廠、員工1500多人、年產值達2億多元的大型企業。
事業成功后,他熱心公益事業,傾情回報社會,率員工加入“愛心一族”;他以人為本、善待員工,倡導平等友愛、互助和諧的企業文化;先后資助內蒙古、貴州等地近300名貧困孩子重返校園。
2005年8月,承明不幸罹患腸癌。此后兩年多,承明一面奔波于港、滬、深三地積極治療,一面在繼續他的愛心公益事業。2006年9月,他投資30萬元在貴州納雍縣捐建了第一所“承明希望小學”,并積極籌劃“陽光扶教公社”項目。2007年9月,他又在云南景洪市捐建起第二所承明希望小學。第三所承明希望小學已初步選址四川涼山州,計劃今年上半年破土動工。
不久前,為救助上海兩名患癌癥老知青而開展的“愛心火炬”互助基金募捐在“中國知青村”等網站搞得轟轟烈烈。這把“愛心火炬”在海內外傳遞,在病榻間傳遞。其實,此項“愛心火炬”互助基金的發起人就是在上海治病的承明。
人的一生大都有過最底層、最艱苦的一段經歷。面對這一經歷,有的人把它升華為財富和責任,在獲得成功后,用愛心和奉獻回饋社會;有的人則會反面接受,慢慢積生起對周邊環境、人群和社會的怨言甚至仇恨。承明從正面接受人生磨難,并將其轉化成生命中濃厚的責任意識,這種積極、健康的心態是每一位公民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2007年5月,承明以最高票當選第四屆深圳關愛行動“最具愛心人物”。不久前,他獲得首屆深圳市義工服務市長獎。
編輯:
相關新聞
- 東湖街道慰問37戶低保戶(21 00:00:00)
- 富翁7年花600萬收養72名孤兒(21 00:00:00)
- 北京:2008年送溫暖活動啟動(18 00:00:00)
- 慰問困難戶(18 00:00:00)
- 113名困難群眾受資助(1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