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亚洲d_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_深爱激情综合

內容管理|投訴         

[個案分析]愛的力量改變了孩子

2009-02-25 16:29  來源:心靈藍天網  【字號: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 劉盈江

  一、基本資料

  姓名:濤濤;性別:男;年齡:8歲;職業:一年級學生

  二、背景資料

  個人生活狀況:現在某地一小學就讀一年級。1歲半父母外出打工,從小在老家與姐姐和外公、外婆生活,不愛學習,貪玩、調皮,常與小伙伴打架。

  個人生活背景:家住農村,父母均為農民工,家庭經濟條件差,從1歲半到7歲由姐姐看管。姐姐年長濤濤8歲,在老家的幾年時間里未與父母見過面。

  三、個案緣起

  首次咨詢時間:2008年4月27日下午3:00

  咨詢原因:《深圳特區報》以《8歲男孩被父母用鐵鎖在廚房》為題,詳細報道了濤濤被父母用一條2米長的鐵鏈鎖住雙手和雙腳,獨自一人關在出租屋里,而且,濤濤旁邊還放著一個煤氣瓶。如果濤濤掙扎中撞翻煤氣瓶,后果將不堪設想。幸好,聽到哭聲循聲而來的出租屋管理員及時發現并將其解救,才避免了悲劇的繼續。當出租屋管理員和民警沖進房間后,執法人員當即要求濤濤父母打開鎖鏈,并對濤濤進行了初步的身體檢查。

  出租屋管理員和民警看到,濤濤全身是傷,腳部浮腫并在流血,頭部、胸部、手臂、背部、腿部均是傷痕累累,還有明顯的舊傷,疑是燙傷和被硬物擊打所致,手腕、腳上的傷應該是被鎖時掙扎所致。在詢問濤濤身上的傷是怎么來的時,濤濤望了望父母不敢出聲,而他的父母表示是其自己弄的,將其鎖住是因濤濤不聽話,經常做錯事,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這一事件報道后,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不管是站在孩子角度說父母虐待孩子,還是站在父母角度說8歲濤濤過分淘氣、調皮等,總之,濤濤和其父母都承受著較大的輿論壓力。這種情況下,深圳婦女兒童心理咨詢中心的兩位心理咨詢師為母子分別提供了心理咨詢。

  四、行為描述

  第一印象:濤濤神情有些緊張,缺乏兒童期孩子具有的好奇與快樂,說話有些膽怯,手腕處、腿上、背部多處有傷。咨詢師以游戲的方式很快與濤濤建立了關系后,濤濤逐漸恢復了一個8歲孩子的天性,并主動與咨詢師交談和回答問題。他告訴咨詢師身上的這些傷都是因為自己不聽話,打架、說謊、偷錢等壞行為,被媽媽打得。

  通過一個半小時的交談,咨詢師了解到淘淘的一些不合常規的破壞性舉動,大多是有其原因,如濤濤受同學欺負后,卻沒有人傾聽他,老師知道了批評他,媽媽知道了就打他,于是,濤濤就用破壞性的行為如爬上樓頂、偷別人或毀壞同學的物品、偷家里的錢等方式,發泄自己被打或被懲罰后的憤怒和委屈,從而獲得心理平衡。在咨詢中淘淘對咨詢師說:“很希望父母像你這樣,跟我好好說?!?/p>

  濤濤的主要問題如下:

  1.因為家里窮,濤濤經常被同學欺負,氣不過時就與同學打架。打架后被同學告狀或找家長,因此受到父母的懲罰。

  2.濤濤除了喜歡學習數學外,其他課程的學習都不喜歡,上課經常開小差或不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老師一批評,同學就嘲笑,因此,下課濤濤就與嘲笑自己的同學打架,打架后又會被同學告狀并受到老師更嚴厲的批評。有時甚至老師把媽媽找到學校告狀,回家后就要遭到媽媽的打罵,自己覺得很委屈,于是,就想辦法報復同學,如偷他們的東西或偷錢。

  3.不愿意守規矩,比如經常一邊走路一邊小便,有時在家里小便時也弄得馬桶外到處是小便。不喜歡慢慢走路,喜歡跑,這些行為常遭到媽媽打罵。有時媽媽打得很重,就報復媽媽,比如偷家里的錢去買好吃的東西,還買玩具等。

  4.放學回家后,喜歡看動畫片,不喜歡寫作業。媽媽管時,就撒謊說作業寫完了。當第二天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并通告媽媽,放學回到家受到媽媽的棍棒懲罰后,濤濤就更加不喜歡學習。

  五、分析與診斷

  初步印象:淘淘有很多壞習慣,如偷東西、不愿意守規矩,撒謊騙人等等,但淘淘的諸多問題與父母有關。

  1、淘淘1歲半就被送回四川老家,此后整整5年,父母因經濟原因都沒回去看過他,這5年濤濤處于“放羊”狀態,在奶奶和外婆家輪流生活,甚至當濤濤3歲的一天,在玩時不小心摔倒,頭部受傷,額頭部縫了14針時,濤濤的父母都沒有回家陪他,直到濤濤7歲才見到父母。

  可以說6歲之前是孩子獲得良好習慣和人格養成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從母親那里習得情感能力,從父親那里習得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淘淘恰恰在這一階段父母雙雙缺席,所以他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不懂行為規則、不清楚行為的底線和邊界?

  2、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當濤濤回到父母身邊,父母并沒有意識到在濤濤成長關鍵期因為父母的缺席而缺乏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當濤濤回到身邊時在這方面應給予補償和補課。濤濤的父母一味用8歲這個年齡段“好孩子”的標準要求與規范濤濤,這無疑對濤濤來講是強人所難,因為在濤濤的內心還不懂得什么是約束與規范?從來也沒人給他講過,父母非打即罵的教養方式和態度不僅讓濤濤體會不到父母愛的溫暖,而且這種用打罵的方式強令孩子遵守規則的教育方式,加劇了濤濤的逆反心理和行為。

  3、正如濤濤母親說的,“我性子暴,容易著急,一急就打,我老公脾氣也暴躁。”由于父母不懂得傾聽孩子、尊重孩子,在不了解孩子時就作出錯誤的判斷,并采用打罵方式管教,因此濤濤內心既委屈、也困惑,加之在學校里受到的冷落、歧視,自尊心受損,導致濤濤采用破壞的方式來平衡自己的內心。

  六、咨詢計劃與策略

  首先是傾聽,理解、無條件的接納來全面的了解來訪者濤濤的情況,目標是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使濤濤發泄出心中的委屈與不滿,以幫助他矯正不良的行為;其次,采用期望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向濤濤暗示“我相信你可以克服自己的不好的習慣?!钡纫詥酒鹚晕壹s束自己的內部動力。最重要的一點,對濤濤而言親情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對淘淘及其父母進行心理輔導和認知療法,以幫助淘淘培養良好的習慣,指導淘淘父母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七、咨詢經過

  采用認知療法對濤濤及其家庭進行了3次心理咨詢。

  第一次咨詢:首先是傾聽,理解、無條件的接納來全面的了解濤濤的情況,同時給濤濤更多的關懷和無私的愛,讓他感受被關注和關心的溫暖,目標是建立咨詢良好的咨詢關系,使其發泄出心中的委屈與不滿,讓她對咨詢有信心,以幫助他矯正不良的行為。

  咨詢后淘淘對記者說,“希望以后還上報紙,讓大家知道我改好了?!碧蕴赃€給母親寫了字條:上面寫著:“爸爸媽媽,我不讓你們傷心了,請你們相信我,我不做壞事了,不偷錢了,不偷拿人家東西了,不騙人了?!?/p>

  第二次咨詢:

  對濤濤采用期望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向他暗示“我相信你可以克服自己的不好的習慣。”“我相信你是真正的男子漢,說到做到。”對他說:“一個人難免會有錯,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何況你一個孩子呢?一個人有錯不要緊,重要的是能夠克制自己并改正錯誤,我相信你是個非常棒的孩子!”等話語,以喚起濤濤自我約束的內部動力。

  對濤濤而言親情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對淘淘及其父母進行心理輔導,以幫助淘淘培養良好的習慣,指導淘淘父母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咨詢師對他們全家召開家庭會議,對濤濤父母進行認知療法。

  濤濤的父母性格暴躁,濤濤只要一犯錯誤,肯定少不了挨揍。有一次甚至把濤濤綁起來用鐵燙其的后背。

  當咨詢師問起濤濤以后自己有孩子了,該如何教育時?“綁起來打?!边@就是“棍棒型”家庭長大的濤濤毫不猶豫的回答。當濤濤的父母聽到孩子如此回答后,如夢初醒,明白了長期采取暴力方式教育濤濤,最終會影響孩子人格的發展,甚至影響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及教育再下一代的方式。在家庭會議中,母親坦言:“以前不是不疼他,是實在不知道怎么管他,反正不聽話就打,我們家鄉有句老話‘不打不成人,黃金棍子出好人’。但濤濤越打越不服,所以我也很困惑,搞不懂打還是不打,造成了惡性循環。”

  在家庭會議中,通過父子、母子間的對話,讓濤濤的父母了解和感受到在棍棒下長大的孩子學會了撒謊,因為他們做錯了事,為了不挨打,只好撒謊騙父母,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濤濤父母終于了解到不能把“不打不成材”作為教子的經典,打罵孩子其實是家長教育無能的表現。

  咨詢師要求濤濤父母要做到在內心里與孩子真誠溝通,掌握正確的家教方法。要注意看孩子的優點,并且將優點放大,縮小孩子的缺點,減少暴力的實施,

  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第三次咨詢:

  “第一次啊,長這么大濤濤還是第一次跟媽媽這樣親熱……”母親一來到咨詢室就激動地對咨詢師說。前天是母親節,淘淘起床后摟著媽媽的脖子,在她的臉頰上親了一下,讓母親高興得熱淚盈眶,無限感慨。這個舉動在其他家庭是稀松平常的,但對淘淘和母親,還是第一次。這也是上一次咨詢時咨詢師給濤濤布置的“家庭作業”,當時,濤濤得知要給母親過母親節,還好奇地反問“什么是母親節?”他以為母親節就是母親過生日。

  在這次咨詢中總結了濤濤和母親這幾次咨詢的進步,尚存的問題,肯定了她的努力和改變。同時,請濤濤和母親分別談談自己的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面對的問題的看法。濤濤和母親表示在接受咨詢的這段時間,自己的改變很大,進步也很大,他們當初寫的目標,已經有一些實現了,他們現在有信心繼續咨詢和改變下去。如果以后不再來咨詢了,就說明他們能意識到哪些想法和行為需要改變,并且有能力自己幫助自己改變了。

  八、咨詢結果

  經過連續三周的心理輔導,濤濤正在逐漸恢復孩童的天真,與母親之間的親情自然流露,每次來做輔導,都能看到這對母子臉上的笑容多了很多、心態一次比一次陽光。而母親也高興地看到,兒子在向好的方向變化。5月10日的咨詢后,濤濤會把一個紙杯里的茶水倒進另一只紙杯里,然后再倒回來,神情與動作顯得輕松自在,全然不見了第一次見到他時的那種呆木與害怕。對于這半個月的自己,濤濤用“開心”來形容,他說高興在心里:“因為媽媽不打我不罵我了。我自由了。”

  濤濤母親笑容滿面地講述孩子這些天來的變化,比如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然后才看電視;以前鉛筆用完了從來不跟母親要新鉛筆,因為他的書包里總是有很多從別人那里拿的鉛筆,現在鉛筆用完了,他會告訴母親,要一支新鉛筆;孩子現在話多了,經常叫“爸爸、媽媽”,以前他可不喜歡這樣,很多人也都說淘淘變得有禮貌了;還有,放學后他就到媽媽打工的工廠門前等媽媽一起回家,他牽著媽媽的手,另一只手幫媽媽拎著垃圾袋,一路回家的路上,不停地告訴媽媽今天學校里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這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甚至在學校里開始愛表現了,不拿別人東西、也不打人了,還當了體育小組長,老師表揚后,還會顯出驕傲的神情等等??吹綕凉谧兓?,母親感到欣慰,信心越來越強。

  濤濤好像變了一個人,雖然有時候還是調皮。半個月來,淘淘的變化出現得如此之快,確實有點出乎意料,不過這其中的關鍵,在于濤濤的母親變了。“她原來是一個性格比較暴躁的人,現在她的性格、行為、心態,都有很大的改變,跟孩子有更多的肢體語言比如擁抱、愛撫,前幾天氣溫有點低,她半夜起來給孩子蓋被子,孩子知道了,感到很溫暖?,F在她給孩子更多的愛和耐心,而濤濤對母親的愛會馬上作出反應,因此教育方式的改變,既改變了母親自己也改變了孩子——這就是愛的力量?!?/p>

  感言:父母給孩子的“營養”中,愛的教育應占99%,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愛,如果缺少父母的愛,孩子有可能會變得扭曲,而在愛的空間里,孩子會學會體驗親情、承擔責任并形成自我約束,成為合格的社會人。

編輯: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