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會長鄭衛寧殘缺世界的完美追求
2009-07-07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記者 鄭 英 實習生 姚 昭
從追求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到引領殘疾朋友自強不息實現精彩人生。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會長鄭衛寧,去年底摘取中華慈善大獎,數天前又獲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一年內二次進京領取全國公益類大獎。他用自己的輪椅人生引領殘疾大學生在高科技領域成功實現集體就業自養。
互聯網讓他改變人生
鄭衛寧凱旋歸來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激動不已:“兩度見到總書記,能和他親切地握手交談讓我很激動,這既是對殘友高端就業事業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一個一級重殘輪椅人生的終生激勵!”
對于重癥血友病人鄭衛寧來說,40歲前的人生是一段備受病殘困擾的人生經歷,直到1997年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他的后半生。“過去人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漂泊,現在有了互聯網,知識的海洋在我們身邊流過。”這句對互聯網的推介語打動了苦苦追尋人生目標的鄭衛寧。
1997年,鄭衛寧的公司從5名殘疾人一臺電腦開始起家,今年已正式注冊成立為殘友集團。集團旗下擁有九個分公司、四家服務和研究性機構,有300余名殘疾大學生在集團工作。
“1997到2005年是最辛苦的一段日子,8年的業務學習,如今我可以參與到任何一個軟件項目的談判和內部的技術討論會中去。我最自豪的是,我在這支‘軍隊’從總司令到班長我都可以勝任。”鄭衛寧常常挑燈夜讀拼命吸取知識的養分,他還利用9年時間自學高分拿下三個大學文憑。
實現殘疾人高端就業
“研究會是理論研究平臺,網站是宣傳的平臺,企業則是實踐的平臺,三位一體全方面探索新時代最適合殘疾人的生活方式!”1999年,創辦中華殘疾人服務網,成為帶領大批殘障人士走入網絡生活;2005年,鄭衛寧創辦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在網絡世界實現信息無障礙的溝通和交流;2007年創辦深圳市殘友軟件公司,接收來自北京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軟件以及計算機學校肢體殘障的優秀畢業生,公司已發展成為國際唯一全部由殘疾人軟件技術精英組成的高科技軟件企業。
從科技部雙軟認定企業、深圳市高科技技術企業、世界CMMI三級認證,直至即將到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世界CMMI五級認定,今年正式注冊的殘友集團引領300余名殘疾大學生在高科技領域成功實現集體就業自養,充分顯示了在知識經濟的新世紀,殘疾大學生已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優質人力資源補給。
鄭衛寧自豪地說,這些殘疾人身上體現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殘疾朋友在這個集體大家庭中,享受無障礙的生活照顧,在學好了技術后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找回了尊嚴,找到了快樂。
為“殘友”建立精神家園
“員工的衣服有專人清洗,來的所有職工可以報一個親情菜,六菜一湯每頓輪流轉。”這是“殘友”精心為殘疾朋友設計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我希望能通過建立好的自治機制,保障殘疾人的生活,讓‘殘友’成為殘疾人的精神家園。”鄭衛寧對“殘友”的運行還提出兩大原則。
一是殘友集團要不低于70%的殘疾人就業。這里殘疾人自我管理、自治,是由殘疾人組成的管理的團隊,主要的精英是殘疾人。除了管8小時上班時間,還要兼顧他們的8小時以外的照料。“我們這有宿舍食堂,我們和其他企業相比區別就在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8小時之外殘疾人仍然在這里生活。為他們提供心理輔導、技能培訓、生活照顧等三大塊的服務。”二是建立退養的特別激勵機制。有一部分的殘疾人生命非常短暫,工作可能就只有幾年的時間就要面對死亡。對這些員工必須要有特別的保障機制,確保他們在退養過程中生活得到保障,“而我們將在其退養期間,按照其工作期間的工作曲線取最高值發放補助。”靠著這樣的激勵機制,讓殘疾人在這里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所能。
殘友模式在廣州試點
重度血友病已經讓鄭衛寧在今年初和死神有過一次交鋒,他說,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還有很多事情要抓緊去做。為保證殘友和諧科技事業的穩定持續發展,他已將殘友集團的90%個人股份和各分公司51%的個人股份、以及“殘友”和“鄭衛寧”的馳名商標品牌價值等,通過律師公證全部捐贈給予社會所有。他甚至想盡快成立鄭衛寧慈善基金會,專門致力于幫助殘疾人在高新技術領域培訓以及就業。
鄭衛寧說,殘友集團作為中國現代產業體系內的“總部經濟”,已經走到了要將這個“標準化、制度化”的和諧科技平臺在全國各地嘗試推廣的階段。目前,“殘友”第一個廣東省內的試點已經在廣州市南沙區籌建中,屆時會招收近500名殘疾大學生,以綜合信息服務的呼叫中心為主營業務,配以客戶數據庫開發的軟件核心,將廣東省的高端服務業推上一個新臺階。“殘友”的大目標是“發展和諧科技,融入現代產業體系”,而鄭衛寧一生的創業追求也就最終濃縮在這里。多年的創業經歷使鄭衛寧深信:眾多渴望理解、只在貢獻的殘疾學子們,在“殘友”這個殘疾人在高新技術領域殘疾人集中就業的平臺上,一定能實現自己“越是殘疾,越是美麗”的人生價值,他希望“殘友”模式能在中國甚至全世界推廣,惠及千千萬萬的殘疾人。
編輯: 關愛網實習生
相關新聞
- 企業藍皮書:99%企業不“慈善”(13 09:06:15)
- 拾荒者天熱暈倒眾人援助(13 08:57:14)
- 救助站助每個流浪兒都能和媽媽團聚(13 08:59:01)
- 沙井街道累計助207人就業(13 08:25:11)
- 南山區領導慰問高溫作業一線人員(13 0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