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助每個流浪兒都能和媽媽團聚
2009-07-13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本網(wǎng)訊 “我很想我的媽媽!她沒有說一聲就走了,我想知道她在哪里!”流浪兒童明明(化名)含著淚水的雙眼茫然地看著前方,坐在他身邊的社工羅琴的眼睛不禁濕潤了。“我要讓他恢復回歸正常生活的信心!”社工羅琴心中暗暗下了決定要幫助這個到救助站已經(jīng)3個月多的流浪兒。
家庭破碎孩子離家出走
社工羅琴是市民政局最早一批準社工,2007年8月,她被派到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服務的對象是未成年人區(qū)的流浪兒童。在這里工作的一年半時間里,羅琴已經(jīng)熟悉了這里的環(huán)境和流浪兒。她的任務就是幫助這些住進站的流浪兒,主要是為他們解開心結(jié)、回歸正常家庭生活。
明明的爸爸是一名受過傷的退伍軍人,因為身體的原因?qū)е鲁霈F(xiàn)精神異常,經(jīng)常無緣無故離家游蕩。明明的媽媽不僅要照顧帶病的爸爸,還經(jīng)常遭到爸爸的毒打,終日承受著精神和身體的壓力。經(jīng)過痛苦的掙扎后,明明的媽媽離家出走了。當時只有12歲的明明,生活還無法自理,爸爸又時常不見蹤影,她只好跟著姑母一起生活。雖然姑母對他很好,但明明和姑父及表兄們一直無法融洽相處。在認識了幾個經(jīng)常在外流浪的小孩后,明明決定離開不屬于自己的家,從此開始了浪跡天涯的“跑站”生涯。長沙、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明明都去過。
社工介入安撫幼小心靈
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明明,羅琴記得明明是個安靜的孩子。兩人第一次的接觸還是明明主動和她說話的——“姐姐,你叫什么,是社工嗎?”第一次接觸,羅琴感受到這個孤獨的幼小心靈渴望和人交流的意愿。隨著聊天次數(shù)的增加,羅琴發(fā)現(xiàn)明明特別清楚自己的需要,他出來流浪的目的就是找媽媽一起回家的。
“媽媽沒有說一聲就走了,一開始我以為她只是出去串串門就回來的??墒菚r間長了,就聽到別人說媽媽不回來了,她放棄這個家了!”交談中,明明既流露出對媽媽的思念,同時因為媽媽的不辭而別而傷感和傷心。出來流浪的目的是他聽村里的人提到媽媽可能去過的地方,他就跑去那里找找看。
“媽媽是不會愿意回來了,回姑姑家比較現(xiàn)實!”自明明說的這句話,讓羅琴感覺到其實明明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對于現(xiàn)狀他看得很清楚。只是情感的驅(qū)使,讓他還是想去找找媽媽。由于無法找到媽媽,明明內(nèi)心總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掙扎,情緒起伏不定,有時還會和站里的其他小孩或保安發(fā)生沖突。
羅琴覺得,把明明送回姑母家才是最合適的方法?!拔乙龅木褪菐椭忧逦卣J清現(xiàn)實,澄清他對姑母、母親、父親的感情,最終回歸家庭?!苯?jīng)過評估分析之后,羅琴決定一對一地介入明明的個案,每個星期保持和明明一到兩次長時間的溝通。
編輯: 關(guān)愛網(wǎng)實習生
相關(guān)新聞
- 熱心保安助走失老人歸家(14 08:44:09)
- 上海映綠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總干事莊愛玲來深授課(14 08:45:51)
- “康復進家庭”造福殘疾人(14 09:06:09)
- 兩好心人捐助白血病患者30萬元(14 14:23:26)
- 我市成立首家健康管理站服務市民(15 08: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