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醫保覆蓋全市常住居民
2009-07-31 08:44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5大措施扶持中醫藥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中醫藥文化,在“新醫改”中被放到了顯著的位置,提出我市要“充分發揮中醫預防保健特色優勢,將中醫服務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政府部門推出5項措施大力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鼓勵西醫醫療機構開設中醫特色專科;鼓勵社會資源開辦中醫機構,推進中醫坐堂醫診所的設置改革;推進中醫藥服務進社區,提高社區衛生機構中醫服務供給能力;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開發中藥制劑,建設中藥制劑中心;將取得國家定點企業生產中藥配方顆粒和制劑批準文號的院內中藥制劑,以及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治療項目納入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范圍。
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
《意見》指出,我市醫療保障體系要覆蓋全市常住居民,引導市民自覺參加不同層次醫療保險,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要提高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和醫療保險償付標準,減輕常住居民的醫藥費用負擔。
至于曾引起關注的醫保基金結余過高的問題,《意見》中也提到了要通過提高保障水平等辦法把結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合理控制醫保基金的年度結余和累計結余。
深圳是一個外來人口為主的城市,近年來,深圳的首批建設者紛紛到了退休年齡,他們很多選擇回到家鄉養老。針對這個問題,《意見》也指出要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探索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地就醫、就地結算辦法,還要制定醫保關系轉移續接辦法,解決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醫保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續接問題。
《意見》還提出在保障醫保安全和有效監管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以政府購買醫療保障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
針對困難家庭和困難群眾,《意見》也提出要發揮醫療救助專項資金的作用,提高對經濟困難家庭成員自付醫療費用的補助標準。
另外,《意見》提出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開展職業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處機制等。
深圳“新醫改”
總體目標
率先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實現基本醫療保障覆蓋全市居民,公共衛生服務人人均等享有,基本醫療服務公平、可及、質優。
建立四大體系
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二是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三是加快建設醫療保障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記者 彭 蓓 張妍)
編輯: 關愛網實習生
相關新聞
- 2009“感動深圳”頒獎晚會視頻(30 15:30:07)
- 暑期學生義工快速增加(04 09:03:29)
- 高溫補貼未惠及全部勞動者(04 08:57:33)
- 深圳援建醫生在隴南建起眼科(04 08:51:20)
- 隴南輟學女生的求助(04 0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