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英權:潤物細無聲
2009-09-11 16:33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在羅湖區黃貝街道碧波社區,居民們常能看到一位臂戴治安巡邏紅袖標、汗流浹背地在小區內巡邏奔忙的老者,他就是曾有38年軍齡、軍階達到師級的退休老人莫英權。
?。保梗梗茨?,莫英權從中國海洋直升飛機公司退休后,一直居住在碧波社區,十年如一日參與社區事務。作為社區關工委的一員,多年來,為幫助年輕人健康成長而嘔心瀝血。
社區工作站一位工作人員描述莫老上門做工作的情形:無論你怎么拒絕,他總是笑瞇瞇地站在門口等待;也無論你怎么言辭激烈,他總是耐心的傾聽你發泄完畢;社區內哪個孩子輟學并開始“學壞”,哪個家庭因孩子淘氣而煩惱不已,他都能在第一時間獲悉,并想方設法上門做工作;十多年來,他將一個又一個未成年“浪子”在“人生最重要關頭”拉回正途。
年已76歲高齡的莫老面色紅潤,思路清晰,聲音爽朗。他說,義務參與社區工作10多年來,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自己所做的一切算是發揮一名老黨員的余熱吧。
幫助孩子度過“關鍵階段”
碧波社區曾有一群年輕人經常打架斗毆,附近的超市和商店還出現了失竊現象,一時間引起小區居民議論紛紛。最終,嫌疑目標指向了一名剛剛輟學的15歲少年。這引起了社區工作站的注意,也讓莫英權老人警覺起來。
經過調查發現,原來一位初中學生早早離開校園,不愿上學,同外面的不良青年攪渾在一起,不僅打架斗毆還沾染了小偷小摸不良習氣。得知這一情況后,莫英權沒有正面接觸這位年輕人,而是協同街道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希望通過家長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
莫老還記得第一次登門的情形:當得知是社區工作人員時,家長便面露不悅之色,說沒有時間,將莫老等人拒之門外。
莫老沒有泄氣,他深深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誰也不愿自己的家丑外揚,從而成為街坊鄰居側目的對象。一次又一次,看著滿頭白發的老人總站在家門前,家長再也不好意思了,只得將老人請進家門。
通過上門了解,莫老知道了年輕人不愿上學的原因了。原來,這對夫妻之間出現了感情危機,正鬧得不可開交,影響到孩子。他決定從大人著手,經過反復做工作,與孩子父母達成共識:無論如何不能因為大人的因素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最終是,孩子又回到了校園,并讀完了高中。這還沒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讓年輕人有一個正當的職業。莫老又開始跑東跑西,多次到民政部門咨詢了解,最終,小伙子被安排進了一家工廠上班。
“小伙子度過了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人生階段。后來,他離開了工廠,從事貿易工作,干得不錯。”莫老說,年輕人從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這段時間最關鍵,一旦他懂事了,走上了正軌,就會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容易再出大的問題。
與年輕人交朋友
長期同青年打交道,莫老深知現在的年輕人不同于以往,光講大道理是不管用的。近兩年,莫老時常會到周邊的學校給孩子們講革命傳統故事,因為是軍人出身,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學生們總聽得津津有味。但是,一涉及到嚴肅的人生話題,學生們就不感興趣了。為此,莫老總結出一條經驗:不能光講大道理,而是通過故事帶出現在和未來。他的講課從不脫離現實,并通過互動、座談等方式,拉近同青少年學生之間的距離?!跋驅W生講授人生道理,對自己也是一個啟發?!蹦险f。
莫老在小區的老年活動中心同記者交談,他說,自己幫扶青少年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很多事涉及到具體的家庭,怕引起誤會,只能輕描淡寫。他舉例說,有一名高中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因沒有找到理想工作,成天呆在家上網,已長大成人的小伙子竟成了家長的一塊心病。家長非常著急,找到莫老,希望借助老干部的力量幫助兒子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莫老找到這位年輕人,他并沒有直接切入主題,而是請他喝茶聊天,并帶他到邊檢站等地參觀交流,一來二往,兩人成了忘年交。莫老見時機已到,就向他講人生的道理,并舉出很多成功人士的實例,引導他走向自立自強的人生。當得知小伙子擅長電腦后,他為這位年輕人出主意,小伙子果然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吹叫』镒右惶焯斐墒?,一家人又和睦相處了,莫老感到十分高興。他說,現在同年輕人打交道,千萬不要用教育的口吻,而要采取平等態度,通過交朋友聊天方式,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求得實效。
調解家庭矛盾的“高人”
莫老長期充當家庭矛盾的調解員,社區居民每天都看到這位老人精神矍鑠的模樣。實際上,沒多少人知道,莫老活得并不輕松。他老伴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已雙目失明,加上雙腿截肢,生活十分不便。老伴每天三餐,飯前都要由莫老注射胰島素才能進餐。他是在照顧好老伴的同時,為社區服務,為下一代的成長費心。
不久前,小區出了一條“新聞”。一位女士找到社區工作站,“狀告”自己的父親,說他虐待母親。社區工作站請莫老“出山”,解決這個家庭矛盾。
經了解,這位女士一直在國外留學,回國后發現父母之間產生了嚴重隔閡,于是就責怪父親沒有照顧好母親??蓺忸^上的父親居然打了女兒一巴掌。這下子一下激化了家庭矛盾,女兒一氣之下決定要到社區工作站“告狀”。莫老二話不說,找到了那位女士的父親,也是他熟悉的老鄰居,面對面地深入交流了兩個多小時。幾天后,莫老再次打電話過去,得知一家人和好如初。又一場家庭危機過去了,莫老欣慰地笑了。
莫老的家庭曾被評為深圳市“五好家庭”,個人還榮獲過社區先進黨員稱號。他說:“熱心下一代工作,其實也是為了充實自己。教育年輕人,其實對自己也是一個再教育過程?!?/p>
(更多“五老故事”見深圳新聞網之關愛網“深圳關心下一代工作聚焦”)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廖壽倫:引導青少年走正路(11 16:33:22)
- 莫英權:潤物細無聲(11 16:33:11)
- 四十六、呂家輝:魂系少年未了情(11 16:32:59)
- 四十五、葉青茂:傳遞“紅色火炬”(11 16:32:50)
- 四十四、曾麗芳:12年無償照看社區孩子(07 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