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紅十字會為傅曉開展募捐活動
2009-12-11 15:11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2 首月工錢自己只留兩百元
“耽誤你太多時間了,你也該出去了”,今年9月,傅曉父親拉著傅曉的手,讓傅曉不要為家庭所絆,出門去闖自己的天地。
來深圳前,父親塞給她1000元,對于這個家庭而言,這是筆巨款。傅曉上長途汽車前,繞到弟弟學校,塞給弟弟300元。
在深圳,傅曉寄住在親戚的出租屋里,每天到處求職,但不是很順利。她盡可能壓縮開支,除了坐車,連吃飯也是買回米、菜到出租屋自己簡單做一做。在10月22日被富格林家政公司聘用這一天,傅曉身上只剩了10元錢。現在在富格林家政公司,傅曉從事家政工作,住在雇主家,每天晚上輔導雇主小孩語文、數學等課程。
上個月中旬末,傅曉拿到了首月1500元工資。她本來想馬上打給父母,但父母患病后行動不便,到鎮上取錢要走10多里路呢。于是傅曉又打電話給弟弟,讓弟弟開了一個銀行賬號。上月末,傅曉給弟弟郵去了1300元,給自己留了200元以備急用。
3 年輕的心依然有夢想
“有時候做夢會回到以前父母健康時的生活,醒來后才發現那種生活不可能再回來了”,傅曉說,每每想起患病在家的父母,就希望這是一場噩夢。
傅曉的家鄉是江西吉安市吉州區長塘鎮荷潔村。回想起父母健康時的生活,傅曉說那時候沒什么錢,但很快樂。傅曉的父親是個農村的“秀才”,自尊心很強,對子女的教育很重視;傅曉的母親則是個勤勞賢惠的農村婦女,一切都是為子女考慮。
“有這樣的父母,我很欣慰。”傅曉說,多年過去了,她依然經常記起這樣的一幕:夏日的傍晚,家里的牛走丟了,母親出去尋找,不久后牛回來了,母親卻沒回來,于是父親又出去尋找母親……
現在,傅曉想要打電話聽聽父母的聲音都很難,因為鼻咽癌,母親的耳朵失聰,而父親說上一句話就已經氣喘吁吁。“父親的日子也許不多了,但我希望他的生命還能盡可能多延續一段時間,我在深圳穩定后就回去看她,希望到時一家人還能快快樂樂地生活一段時光。”
“以后萬一父親不在了,我會照顧好母親和弟弟的。我會在特區外租一間小房,把母親接來一起住,弟弟放假了就可以相聚了。”想到這個小小的“奢望”,傅曉含淚笑了。
在學校,傅曉學的是國際貿易,不過她本人更喜歡小學教育。她說現在做家教就挺開心,看到雇主家的小孩子在自己教育下解開一個個難題,很有成就感。談到以后,傅曉的眼里閃起光彩,她說希望可以到培訓機構做教師,專門從事小學課程教育,“我知道,這一切都需要努力,我會為自己加油。”
交談中,記者才知道,盡管沒條件打扮自己,傅曉還是位愛美的女孩,她的業余愛好就是服飾設計。而作為一位年僅22歲的女孩,傅曉在生活重壓下也依然率真:“我不開心的時候會聽音樂,但開心的時候肯定不聽,那時要盡量多看看教育方面的書籍。”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企業向智障兒捐“點讀筆”(11 14:56:14)
- 何國英:慈母情呵護少年(10 17:09:10)
- 講座"調節與適應"12日開講(09 10:48:59)
- 黃揚略談現代都市人如何修身養性(08 11:15:35)
- 講座"中醫補虛法診治老年病"12月5日開講(02 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