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啟動儀式新聞背景資料
2010-01-12 10:00 來源: 深圳關愛網 【字號:大 中 小】
深圳關愛行動背景資料之四:
深圳關愛行動開展情況的報告
“深圳關愛行動”肇始于2003年冬,已連續舉辦6屆。活動由深圳市文明委主辦,凸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宗旨和“以人為本”理念,以“關愛?感恩?回報”為主題,以“用愛擁抱每一天,用心感動每個人”為推廣語,以“愛心深圳,和諧家園”為愿景,動員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各界群眾以各種形式關愛和幫助困難群體和一切需要幫助的人。近六年,共組織開展9000余項活動,吸引上千萬人次參與,發現和宣傳了叢飛、李傳梅、郭春園等一大批愛心人物,并逐漸探索建立了工作長效機制,豐富了城市精神,提升了城市品格,溫暖了一方水土,成為深圳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態勢
(一)關愛對象范圍逐年擴大,已基本做到全覆蓋,織就一張愛心之網。關愛對象以各類困難群體為主,已經覆蓋到全市困難群體、廣大來深建設者、未成年人,教師、醫護人員、交通警察等特殊群體,以及為城市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模人物家屬、老少邊窮地區和災區群眾。
(二)關愛力量不斷壯大,已基本實現全動員,奏響愛心大合唱。黨政機關“盡職責、送溫暖”;各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做合格企業公民”;各類協會、群眾團體積極參與,匯聚愛心暖流;廣大市民“表真情、獻愛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彼此尊重、相互關愛蔚然成風。
(三)關愛內容逐年豐富,正力爭做到全方位,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需求。活動形成“溫暖計劃”、“幸福計劃”、“彩虹計劃”、“成長計劃”、“傳遞計劃”五大板塊,內容不再局限于物質關愛,已擴展到文化關愛、心理關愛、能力建設、慈善教育等。
(四)工作規程不斷完善,正力求做到科學化,確保可持續發展。市文明辦著力推動建立了基本工作規程,形成了關愛行動的“三期”(籌備期、活動期、總結表彰期)工作制度;對啟動儀式、各類“愛心先進”推舉、“感動深圳晚會”等重要項目的主辦單位、舉辦時間、基本內容和形式,按照一定模式予以確定;確定關愛行動的LOGO、愛心賬戶、主題歌曲、動員機制、愛心大使等基本元素。
二、突出成效
(一)群眾得到切實關愛,社會和諧度不斷提升。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了平臺,全社會通過各種方式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讓困難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市民群眾深切體驗到這座移民城市的凝聚力,切身體驗到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從而增強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如“勞務工合作醫療”讓600多萬勞務工受惠;“深圳市醫療救助基金”為許多生命垂危需要搶救的患者提供了急救費用;“深圳關愛勞務工基金”幫助了一批遇到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勞務工。在社會各階層,深圳關愛行動起到了和諧社會“潤滑劑”、“減壓閥”和“穩定器”的作用,有效地緩解了社會基層的矛盾和沖突。
(二)關愛理念逐年普及,“關愛?感恩?回報”成為深圳的精神特質和城市品格。良好的慈善氛圍點燃了市民的關愛熱情,廣大市民群眾紛紛行動起來,感恩時代,關愛他人,回報社會,參加助貧救災捐款捐物、無償獻血、結對幫扶等活動,盡己所能為社會做好事。多年的實踐強化,使“關愛?感恩?回報”化為深圳市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方式,升華為深圳人的群體意識和自覺行動。從事公益慈善事業,已成為深圳這座城市的現代時尚,成為企業、家庭和市民的生活習慣。每屆深圳關愛行動期間,全市報名參加義工的個人和團體都會明顯增多,深圳血站接受的獻血量是平時的數倍。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活動中,深圳市共募集捐款超過18億元,創造了我市社會募捐的新紀錄。
(三)社會影響日益廣泛,成為提升深圳城市形象的愛心名片。深圳關愛行動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對樹立愛心城市形象起到了促進作用。深圳,正在成為一個因為關愛而受人尊重的城市。數年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南方日報等中央和省級媒體對每屆關愛行動都進行了及時報道,青島、大連、廈門、東莞等多家兄弟省市的文明辦前來考察深圳關愛行動的做法和經驗。深圳關愛行動培育的“募師支教”、“鄰居節”、“感動深圳”晚會,影響日益廣泛。每年由群眾推舉“最具愛心社區”、“最具愛心人物”、“最具愛心家庭”、“最具愛心企業”,樹立了一大批愛心市民和道德楷模,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成為深圳這座城市的光榮和驕傲。
三、既成模式
(一)領導模式:黨委政府主導,市文明委主辦。深圳關愛行動由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市文明委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六區和光明新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團市委等單位共同承辦,另有50多家單位協辦,基本涵蓋了全市涉及民生福利的黨政機關。這種模式使深圳關愛行動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公信力和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作為牽頭協調單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整合救助資源、救助對象和救助主體,實現了社會救助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組織模式:媒體承辦,全民參與。深圳關愛行動在組織模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委托媒體主體承辦。負責關愛行動日常運作的具體辦事機構——深圳市關愛辦,設在深圳報業集團,并接受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深圳報業集團的雙重領導。這一模式既保證了地方黨委與政府在社會救助體系中的掌控地位,又與以往那種運動式的、政府包攬一切的社會救助模式形成明顯區別。一方面,新聞媒體既是活動的宣傳者,又是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凝聚了社會力量,鍛煉了自身隊伍,樹立了新聞媒體的良好社會形象;另一方面,全市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市民群眾,紛紛自發地參加到愛心大合唱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匯成了深圳最溫暖人心的暖流。
(三)運作模式:專業團隊,科學運營。6年來,深圳關愛行動不斷加強科學化、專業化建設。組成了以全市各區文明辦、社會學專家、義工代表、關愛行動有關承辦單位負責人等組成的顧問團隊和智囊團,對關愛行動重點項目進行高層次策劃和論證,確保各項活動能體現創意,取得實效。注意與我市各類愛心企業和慈善組織、NGO社團保持密切聯系,吸取他們的專業經驗。
2005年,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等權威機構的專家在深入調研后評價說,深圳關愛行動探索了一種新型的“社會救助NGO模式”,與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關于創新社會主義國家社會救助模式的基本思路相吻合,在全國是個創舉,值得進一步研究、總結和推廣。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第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啟動儀式新聞背景資料(12 10:00:18)
- 第七屆深圳關愛行動籌備工作正式啟動(25 16:25:50)
- "新市民·心關愛"高校校友關愛沙龍火爆深圳(25 16:25:14)
- “高校校友關愛沙龍”系列講座7月25日啟動(12 15:59:00)
- 鐵筆抒繪愛心之城 童聲齊講愛心故事(16 15:52:58)